跟风藏匿私房的时候,鸳鸯还没跟兄嫂闹翻呢,但她也不相信兄嫂就是了。思来想去鸳鸯便决定将私房藏在这里……
房契不敢贴身放着,也不敢放在宅子里,房契分白契和红契两种,白契不记名,谁捡到是谁的。红契记名,官府承认,丢失可到官府补办但是办红契约时候却要交些税。
鸳鸯愿意交税,但问题是古往今来办房产证这种事都需要身份证。而奴才又是主子的私产,是不能私下置产的。所以就算她用自己的身份交了红契的税,最后也未履会受官府保护。
鸳鸯也是个有决断的。她知道就算她借着老太太掌事大丫头的身份可以拿到自己的奴契,也可以悄悄的给自己脱籍,但赖家还是名正言顺脱籍出去的,最后不也是前主子一句就说成了假的。所以她花了一些银子从人伢子那里‘买’了个无父无母的小丫头。
人没要,就要了一张卖身契,之后拿着这张卖身契去官府给自己办了脱奴籍的手续,之后又将手中的白契换成红契。
猫有猫道,鼠有鼠道,鸳鸯悄无声息就给自己弄了个身份和后路。之后户籍和房契用牛皮纸包了,再和几张银票装在一个小匣子里,之后扣出床后墙的一块砖将小匣子塞到里面去。
借着贾母整合私房的时机干了私活后,鸳鸯先是庆幸她早先分两次藏了所有私房,后又庆幸她只留了一些家常之物在身边,就算旁人想要诬陷她偷盗都没办法。毕竟她房间里就只剩下一个装衣裳的大箱子,一个梳妆匣子了。
装衣裳的大箱子和梳妆匣子都是带锁的,里面都是鸳鸯穿过的衣裳或是几块府里分给她的布料,梳妆匣子里的首饰也都是鸳鸯日常戴过的,没一样是旁人没瞧见的。
平日不管多忙,鸳鸯都会将箱子和梳妆匣子锁上,钥匙贴身带着片刻不离身。
也因此那些想要彻底踩死鸳鸯的人也没办法在这上面动手脚了。
这会儿一边收拾行李,一边想着如何逃回自己家。京郊的庄子距离城门不算远,只要进城了,剩下的路就好走了。
哪怕只是家生子,哪怕知道很多事情,但鸳鸯之前的那些年月也是当副小姐养的。她虽然聪明机警,用旁人想不到的方法给自己藏私房,留后路,可到底还是失算了。
她见不到贾母,也不用去贾母跟前辞行,她提出回自己家备嫁,却被往日见到她不笑不说话的婆子一巴掌扇懵了。
骂她是什么牌面上的人物,还备嫁?
就你这小贱蹄子也配八抬大轿?
被打的鸳鸯虽然心中愤怒委屈,却也咬着牙让自己别冲动。低垂着头跟着那婆子回了家,那婆子一到家就从鸳鸯要钥匙。
鸳鸯做出一副敢怒不敢言的样子将钥匙交出来,那婆子一把抢过去翻箱子开匣子,发现里面并没有她想像的富裕,不由眯着眼睛问起了鸳鸯其他东西在什么地方。
“……我是知道你们这些大丫头,平时赏赐就多,什么金呀,银呀的不知多
少。你既成了我家的人,这些东西就早早的拿出来吧。”
鸳鸯闻言只说在她哥嫂那里。
说她得的那些好东西都给了她哥嫂,又说跟她哥嫂因着大老爷纳妾的事闹翻了,那些东西也没要回来。
那婆子自然不信,可又没想到鸳鸯能将东西藏哪。不过人都是她家的,那些东西她也不急。随便说了两句就将鸳鸯领到了她傻儿子的屋子。
鸳鸯心忖从老太太的庄子上逃跑难,但从这么傻子手里逃脱却容易的紧。
事实也诚如鸳鸯计划的那般,那婆子以为鸳鸯性子烈连贾赦都看不上是因为她在上面呆太久又有贾母撑腰。但现在的鸳鸯是落架的凤凰,兄嫂生份,主子生厌,早就不是当初的心性了。也因此,虽然也不是没想过鸳鸯会不会逃跑,却还是大意了。
鸳鸯确实如她所想的跑出来了,只是她趁夜跑出来后,虽然是往城门的方向跑的却在等城门大开的时候遇到了送货的人贩子。
年轻大姑娘,又是单身一人,细皮肉嫩,略带紧张慌乱的站在那里,一瞧就知道是从家里跑出来的。那还说什么呢,带走,带走。
鸳鸯是做惯细活的,身上也没什么力气,最后直接被人捂着嘴拖进了马车。
人贩子的都有些相人的手段,一瞧鸳鸯这样就是没破身子的,也因此,鸳鸯这一路虽遭了些罪但却没谁对她动手动脚占便宜。
破身子的和没破身子的那可是两个价。有的是破身子的小媳妇给他们玩,又怎么会跟钱过不去。
鸳鸯没想到刚出狼窝又入虎穴,说不上来是后悔还是什么,但真要让她嫁给傻子,那她宁愿去死。
一边想着怎么逃,一边又想着这些人贩子会将她们这些姑娘卖到什么地方,怎么才能平安逃回京城。
她的全部家当私房都在京城,总是要回来的。
想到这里,鸳鸯不由下意识的摸了摸|胸口。
还好,她家大门的钥匙她一直随身带着。就算被这些人贩子发现了,鸳鸯也只求着他们给她留个念想。
原本搜身就是怕藏了什么东西回头伤人伤已,以及将值钱的东西都收刮一遍。这么大的姑娘拐都拐出来了,肯定知道自己姓甚名谁,家在什么地方。只要逃不回去这个钥匙……还真就是个念想。
那就留着吧。
人贩子到底要避着人耳目行事,所以走走停停也不敢在往人多的地方走,而宁望雪他们呢。在京城呆了几天后,就又乘船南下了。
这次小公主没跟着,到是林遐和他那位先生跟着宁望雪和黛玉一块出的京城。
宁望雪为的她的丰产梦努力,路上不是看书就是做些书上提过的一些小实验。黛玉负责行程上的一应生活琐事,林遐和他先生就是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回头再找个有名的书院附学一阵子。
林遐生于江南,却在不怎么记事的时候就离开了江南,这次回江南,林遐和黛玉会先去姑苏祭祖,之后林遐会和他先生在江南逛一逛,然后师生二人便去江南书
院附学。等宁望雪和黛玉去琼州岛的时候再跟她们同去琼州岛。至于之后的行程……师生俩个还没决定呢。
林遐先生已经收了林遐做关门弟子,此后就只用心教导林遐一人。他希望自己的弟子不是那种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的书呆子。走遍大靖万里河山后,再找个书院或是去国子监读书考取功名。
有那么一瞬间,黛玉是想要抛弃宁望雪跟着这对师生去溜达的,不过最终她还是决定陪着宁望雪完成丰产的事。
她不懂稼轩之事,但她懂中馈家事,她会打点好宁望雪的日常所需,让她没有后顾之忧。
就挺感动的吧。
再然后,在陪着黛玉姐弟回姑苏祭祖的路上就遇见了鸳鸯。
鸳鸯一路都表现的极为老实,以为她认命了却不想人家一直想着怎么逃跑呢。
鸳鸯没认出宁望雪等人的马车,但她认识宁望雪身边的人和林家姐弟身边的下人,直接蓄足力气,朝着宁望雪马车的方向一边跑一边大喊自己是鸳鸯。
熟悉的声音,熟悉的名字出现在并不怎么熟悉的地方,一时间还多少让人反应不及。
但不管怎么说吧,鸳鸯都非常幸运的遇到了能救她的人。
“先审讯一番,将他们这些年拐卖的妇女小孩的下落都问出来。之后,”宁望雪对着那几个人贩子冷笑,“旧年南巡时,那些人是怎么传我的,就照着那些流言来一遍吧。”
九歌闻言仔细回忆了一遍南巡和那些流言,不由抽了下嘴角。
流言上说他们家这位主儿最喜欢看人被凌迟,还用从犯人身上凌迟下来的肉下酒,自己吃不了还喂狗……
并不同情的看向那几个无知的人贩子,九歌非常痛快的跟侍卫总管说了一回,然后便按宁望雪的意思先带着鸳鸯下去洗漱了。
“……以前我在网,呃,我在书里看到一个小故事。说是一女子遇到了人贩子,那人贩子将她关在一处仓库里,又留了条狗看着她。人贩子每天只给她两个馒头一碗水,那女子便每天都吃一个馒头,将另一个馒头悄悄喂狗。那狗原来还会凶那女子,但时间长了,就被那女子喂熟了。半个月后的某一天,那女子便牵着那条狗跑了。”
“这说明了什么吗?”讲完这个故事,宁望雪又笑眯眯的问黛玉姐弟,“敌人有时候也可以变成队友。”
黛玉笑,故意闹宁望雪,“我还以为你要说敌人的敌人就是朋友呢。”
宁望雪颔首,“也可以这么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