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52 章

“……她虽是小门小户出来的,但人却是极好的。若不是真的好,老婆子也不会明知道老大是个糊涂东西还让人将她聘回来。嫁进府里这么多年,再没错过一星半点。我们娘们处也跟亲母女一般。如今老大放着稳重规矩的媳妇不上心,只一味偏疼那些不守妇道的……”

“你们替我去瞧瞧大太太,可怜见的,不知道在我看不到的地方受了多少委屈。若是病了,就好生请个太医给她瞧瞧。若是还能爬得起来,你们就替大太太收拾收拾,将她挪到我院里来。婆子子守着她,再不叫她受那等腌脏气。”

众人:“……”

您老说的是谁呐?

您老莫不是气糊涂了?

就在众错愕下,贾母又将那些话换着角度的重说了一遍,于是荣庆堂里侍候的嬷嬷媳妇们都是一脸玄幻模样的去帮大太太搬家了。

鸳鸯此时也懵了。

她不明白老太太这是怎么了,可

还是什么都没问的重新收拾好刚刚绞乱的头发起身侍候贾母。

想到刚刚指天发誓说的那些话,看着自己为数不多的箱笼被人抬走,大太太也没敢迟疑的跟着走了。

那些箱子里的东西瞧着不多,可变卖一番至少还能得八百两呢。

╮╭

且不说贾赦和尤家娘仨,只说大太太搬到了三春之前住过的厢房后,贾母还忍着不耐烦对大太太表示了关心和同情。不说旁人了,只说大太太都有种毛孔悚然的惊怵感。

‘老太太绝对是吃错药了!’

‘难道老太太终于发现我才是她亲生的?’

‘老太太会给我多少银子?’

就在大太太神游天外了两三天后,贾母让人递了进宫请安的牌子。

那天不是二六之日,贾母要见的也不是元春。牌子递到太后面前,太后还有些不解,但想着贾母到底是国公夫人,这个体面却还是要给的,到也同意了贾母的请安。

到了慈宁宫,贾母先是按规矩给太后请安,随即在太后赐座后就对着太后哭了起来。

她告了贾赦一状!

说他为子不孝,为夫不仁,说他宠妾灭妻,说自己这个做娘的有多无奈,又说了一回大太太有多可怜。说贾赦惦记她的私房,将她贴身丫头骗去强纳为妾,她这一颗心都被贾赦弄得伤痕累累。

又说贾赦再不好也是她的儿子,冒冒然的搬出荣国府,不光会让人说贾赦不孝,还会影响下面儿孙的名声。

太后无子,当今又是过继来的,为了让太后感同身受,贾母还说了好些类似的难处。最后,贾母又说她如今只想带着可怜的大儿媳妇了此残生,便想着能不能请太后下一道懿旨允她搬出荣国府。

“老大家的是个好的,老身想着这孩子委屈了一辈子再不能委屈她了。洽巧老身在京郊有处庄子,是老身的嫁妆……”

贾母打的是什么主意呢?

她既不想荣国府有事,也不想学凤姐儿那般放弃荣华富贵断尾求生。再一个,就算她想要断尾求生,凤姐儿能舍弃她男人和离出府,她能吗?

她男人早死了,和离这招她用不上。

她到是也可以用落叶归根这种理由带着私房躲回金陵,可问题是一旦荣国府出事了,她就是躲到天涯海角她也跟着一块落难。

思来想去,到是贾赦亲自‘孝顺’了她一回。

贾母准备用贾赦不孝,宠妾灭妻为由,以心疼大太太,自己也对贾赦父子失望做论点给自己塑造一个深爱儿孙却再也无法忍耐儿孙的慈母形象。

为了让太后明白贾赦有多混帐,大太太不光成了那个受苦受难的可怜继室,东府的尤氏也成了被可怜同情的人。最有意思的是为了能够表达自己的失望,贾母还将凤姐儿会跟贾琏和离都怪罪到了贾赦头上。

要不是他将尤家女弄进府,贾琏能存了杀妻灭子的心思?

()如今她老了,也管不动他们了,只想清清静静的过几天消停日子等死。

大太太是个没有儿子的继室,巧的是太后也是。

大太太嫁了个渣得浑然天成的男人,巧的是太后也是。

大太太的男人宠妾宠到天下皆知,巧的是贾赦也高调迎娶了三进宫的尤老娘。

贾母借着大太太拉太后下水,盼着太后下一道懿旨赐她一处‘庄子’。之后她带着贴己私房搬到庄子上居住,就算将来荣国府出事了,谁还能搜查她一个老太太住的地方呢?

为了太后的脸面,太上皇和当今也会网开一面。

她仍是老国公夫人,也仍是保住了私房和她想要的富贵生活。

虽然搬到了庄子上居住,可庄子收拾好了未必会比她的荣庆堂差。

到是打得一副好算盘。

贾母做起戏来,一般人扛不住。太后虽然扛住了,可又因为这种事情于她来说真不算什么,而且拿来赏贾母的又是贾母自己的庄子,到也顺着贾母的心意‘赏’了贾母一回。

在太后看来,真就只是一件小的不能再小的事。哪怕是看在黛玉和贾敏的面上也不好驳了贾母的哀哀恳求。更何况她只是赏了贾母一个庄子,又没下明旨让贾母搬过去住。搬不搬的,她也不管。

姜皇后来请安的时候听太后提了一嘴,还说贾母这种有亲儿子的还不如她这种不生的省心呢。还告诉姜皇后一定要教养好了小皇孙。

最起码别跟他皇祖父学坏了。

说来也是巧了,太上皇虽然在宁望雪身边安排了人,但他安排的人偏巧不知道那日水榭中宁望雪因刘姥姥而暴露的那句心声。

也就是说哪怕太上皇这边还没表现出对四王八公的赶尽杀绝时,原本就会被网开一面的贾家却已经得到了‘准确消息’,开始了大难临头各自飞的一系列骚操作。

凤姐儿放弃了琏二.奶奶的职称,丢弃了头上的五品诰命和王家女的身份,以和离的方式将自己送出了荣国府这艘注定要沉的大船。

贾母借着鸳鸯拒婚踩着不得她心意的大儿子,用大太太这个同样不得她欢心的大儿媳妇做筏子,也名正言顺的带着自己的私房搬出了荣国府。

如今大房父子还不知道大厦将倾,尤老娘三人还在想着扶正上位,到是知道内情的王夫人被贾母这骚操作气得脸都黑了。

贾家不会让薛姨妈和宝钗跑掉的,主要是担心这娘俩个知道到了什么不应该知道的。不过薛姨妈和宝钗也算沉得住气,从八月末一直不动声色的熬到了九月末,期间还时不时的提一回薛蟠。不是说薛蟠克死异乡,就是说薛蟠没留个后一边想要给薛蟠过继,一边又说想给薛蟠结一门冥亲。等时间差不多了,又洽巧赶上了寒衣节临近,薛家母女才以要给薛蟠做几场法事的理由去了红螺寺。

对了,为了让法事这事看起来更自然,娘俩个还问了王夫人一回,要不要也顺道给贾珠也做一场?

王夫人那会儿哪有这

个心思,直接婉拒了。等到过了十月初五了,薛姨妈和宝钗也没回府,王夫人才有些警觉的让人去接。不想周瑞家的去了红螺寺才知道薛家要给薛蟠做九九八十一天的法事。

从十月初一开始,往后推上八十一天,得腊月中旬才会结束。

一个月三十天,八十一天将将三个月。三个月再结个冥亲,再做场法事……薛姨妈母女光是靠着薛蟠,怕是就能安排出一两年的行程来呢。

等薛蟠忙完了,再将薛老爹再拉出来……

王夫人一听便明白了薛家母女的算计,当时就气得变了脸色。贾母那边听说时还暗忖了一回‘终日打雁却被雁啄了眼睛’。

薛姨妈母女借着给薛蟠做法事的事离了荣国府,再回来肯定是遥遥无期了。如今提前知道消息的几乎都跑了,就只剩下他们二房了,王夫人也不得不沉下心来仔细琢磨一回她还能做些什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