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44 章

四姑娘是东府的,二姑娘和三姑娘是她们西府的。只三姑娘是二房的,二姑娘则是她们大房的。

大房两个姑娘,单单只救她家大姐儿,是三姑娘所在的二房没出事还是大房的二姑娘没出事?

都是大房的姑娘,如果大房出事了,那二姑娘又怎么可能幸免于难?除非二姑娘已经脱困了或是嫁了出去。

是了,是了,前儿宁望雪提了好几次姑娘亲事,难不成也是因为这个?

保不齐就是应在了这里。

等等!如果二姑娘真的成功脱困了,那她为什么会不救大姐儿呢?

大姐儿可是她的亲侄女呀。除非并没有脱困,而是……

一时心中怨恨骤升,一时又顿住。

强迫自己收回心神,王熙凤又想到宁望雪刚刚那句特意送刘姥姥过来的话,王熙凤想到宁望雪是将刘姥姥送到她跟前的,那肯定是她和她的大姐儿最需要刘姥姥了。

或者说,只她们娘俩个需要了。

想到这里王熙凤的脸色又难看了几分,而走在她身侧的刘姥姥又不禁吓得在心底打了个哆嗦。

我滴个乖乖,这位琏二.奶奶莫不是有什么大病?

众人在这种心思各异下逛完了稻香村,又往宝钗的蘅芜苑行去。不过宁望雪是肯定不会进去的,于是临近蘅芜苑时便特别小家子气的说自己走累了,要坐下来歇下脚。

【切,雪洞似的屋子,有什么好逛的。】

宁望雪不进去,黛玉自然也不会进,秦可卿虽然什么都没说却也一屁/股坐在了宁望雪正坐着的那块大石头上。

王夫人反应快,笑着让王熙凤带着刘姥姥进去转一圈,她们都在这里歇一会儿脚,等她

们出来。

这大半天的看下来,刘姥姥除了确认身边的琏二.奶奶精神状况堪忧外,也看明白了这府里人的态度。

这府里的太太奶奶们对宁郡主极为重视,无论是说话还是行事都会下意识的照顾她。而宁郡主仿佛与薛家那位姑娘有些不睦,这大半日不说没有说过话竟是瞧都不乐意瞧她一眼。这会儿临到那位的院子了,更是都不进去了。

虽然不知何故,但刘姥姥却偏心眼的认为就算有什么矛盾也不可能是宁望雪的错。

郡主娘娘,多好的人呐。

看明白了的刘姥姥也不想进去了,可王熙凤却没给刘姥姥拒绝的机会,挎着她的胳膊就走了进去。

虽没带有色眼镜看人,可刘姥姥在进了蘅芜苑后还是被屋里的布置给震撼到了。

屋子很大,几乎是潇湘馆的两倍,可屋里除了两三样必要的家俱外,竟干净的不像住了位年轻姑娘的屋子。

青纱的帐子,极素的衾褥看起来就觉得冷清,刘姥姥心忖她家青儿的被褥用的都是大红花的布,这姑娘的屋子咋跟庵堂里的那些师傅住的屋子差不多呢。

哦,屋里有个瓶子,里面插了几只菊花算是整间屋子最鲜活的东西了。

怎么说呢,这屋子瞧着就冷森森的,比那位守寡的珠大奶奶的屋子还像寡妇住的。

不不不,这更像是出家人的居所。

王熙凤是知道薛宝钗没往园子里搬什么东西的,早前她也曾问过她需不需要自己这边送些东西铺屋子,见薛宝钗拒绝了,王熙凤便也没在放心上。但她是怎么都没想到薛宝钗住的地方竟这般,这般简陋,一时间饶是王熙凤这般心思转得快,口齿又伶俐之人也不知道从哪个角度夸一回这屋子了。

看一眼刘姥姥脸上隐约透露出来的神色,王熙凤都担心刘姥姥会误会她捧高踩低。

好吧,她就是这样的人。但这次的事,真跟她没关系。

宝钗的心思完全没在这上面,她当初也是故意将自己家里的摆件和自己喜欢的古董,各色玩意打包送回薛家的,为的就是可以随时离开荣国府。这么说吧,除了明面上的这点东西外,衣柜里也只有这个季节的穿戴了。

如今得了这么个爆.炸消息,宝钗此时更觉得自己当初的想法没有错了。

←_←

三春也只有探春进来了,此时探春就站在宝钗身边,她这也是头一回来蘅芜苑。心里不由琢磨着宝钗的屋子这么布置是天性使然还是旁的什么原因。

当初大家一块搬园子的时候,偏巧宝钗又伤了脚。后来她搬进园子,因蘅芜苑距离秋爽斋比较远,位置也是靠最里面的,加之宝钗一时有半日的时间都长在秋爽斋和晓翠堂,时间一长探春也就没顾得上往蘅芜苑来了。

要说借此讨好老太太和二太太……探春摇了摇头,老太太不喜这种风格,二太太也没到这种程度。昨儿老太太就说要带着那乡下来的姥姥逛园子,心知老太太有心跟人炫耀,各处也都上了一回心。偏她这里这般,

难不成是想要给谁上眼药或是想要给谁难堪?了便邀请她们去怡雅集小坐歇息。反正就是不邀众人过去,众人最后一站也是那里。

因众人都知道妙玉的性子,也就没去栊翠庵讨那个嫌,而是直接去的怡雅集。

对了,在宁望雪提出来去怡雅集小坐时,就有丫头提前回去安排了。

这么多的人,光是准备桌椅,茶水和茶点果子也要五些时间。主子既然要待客,那在这些小事情上就不能让主子失了面子。

“这是姑娘的院子不是?”

众人站在怡雅集院门前,刘姥姥虽不认识门上那三个字却还是笑着问宁望雪,“这院名听着就极富贵,也就姑娘这般的人配得上了。”

那些卖古董的,卖金子的地方好像都是什么雅,什么集的。这院子起这么个名,光是在嘴里念叨就有种滔天的富贵。

听到刘姥姥这么说,宁望雪和黛玉也都不由乐了出来。

两人经常在外面走动,前儿又跟着御驾南巡也算见多识广了,听到刘姥姥这么说,二人还真就跟她一样联想到了某些卖古董的铺子了。

【当时元春起这个名的时候,我就感觉像卖古董的。瞧,不只我一个人这么想吧?】

‘“……”

怡雅集原是怡红院,乃是整个大观园中修筑的最富贵堂皇之地,虽改了名字但建筑底子却是在的。

不过黛玉和宁望雪搬进去后,那里原本应该放各种古董摆件的格子却都被换成了其他东西。

各种各样的小鱼缸,里面养着大红尾巴的小鱼。还有各种各样的小花盆,或是各种可爱却叫不上名字绿植,或是放在高处从上往下垂的各种花草。

虽也有格子里放了些瓶瓶罐罐或是旁的小东西,但颜色新鲜,造型可爱瞧着也不是什么古董,只多是招小女儿喜欢的精巧之物罢了。

屋里不常住人,也是从昨天才有了些人气。茜雪早起便点了支百合香,此时屋里除了茶香还有淡淡的百合香。

屋中的帐幔等物,东边的素雅,西边的鲜活,中间的堂屋也是稳重不失活泼。

可能是对屋主人有好感,也可能是这屋子当真不错,刘姥姥虽没读过什么书却用最直白的语言对着怡雅集好一通夸。

屋子好,布置的也好,没有一处不是好的。

刘姥姥开头了,其他人自然更愿意奉承宁望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