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通疾言厉色将王夫人的脸都吓唬白了,贾敏又转头看向贾母,为了表示郑重,贾敏还站起身拉开了与贾母的距离。
“胳膊肘往里拐的道理,我再蠢笨也是懂得的。元春是我嫡亲侄女,我只有盼着她好的,她若能更进一步,我能帮衬却不帮,那我又成什么人了?”贾敏这会儿是真心不想帮忙却还要打着为你好,推锅到王夫人头上的主意说这些话呢。
“我就得了玉姐儿和鹤哥儿这一双儿女,我和我们老爷也都是这般年纪,便是为了长远计,我也盼着娘家好。只有娘家好了才有余力帮衬照扶她们姐弟。可现在的情况就是二嫂子做下的事桩桩件件都是有迹可循,平时无事倒罢了,一旦被人搬到台面上,元春和宝玉叔侄甚至是王家都要受到她祸害。”
贾敏有时着急了会唤元春名字,有时候记起身份规矩了,会唤元春贾嫔娘娘。王夫人和贾母也跟贾敏差不多,但不管她这么一段话里唤了元春几种称呼,都改变不了话中并不婉转的中心思想。
元春封后,阖家亲戚都跟着遭殃,元春不能封后,也全是其生母之过。
【反正是我的话,我就联系一回王子腾的政敌,借着这个事一举搞垮元春和王贾两家,以后前朝后宫互为依仗。】
【呵,谁能想到害得元春不能封后的人竟是她的亲生母亲呢?】
王夫人不敢置信又难堪至极的看向贾敏,嘴里喃喃说着何至于此,可她心里却未尝不知道贾敏说的就是事实。
她以为那些事情做得隐秘,却不想贾敏在江南那会儿就已经知晓了。
若是消息都传到了江南,那,那,那不就是很多人都知道了?
王夫人一瞬间就慌了神,此时都顾不上听贾敏的心声了,而是想着要怎么给自己善后。
将心比心,如果她家元春不及别人家的女儿得宠,那她也会想办法另辟蹊径的将那家的女儿拉下去。
这话,并非危言耸听。
.
另一边的贾母,先是没好气的瞪了王夫人一眼,随即才长长的叹了口气。
贾母活到这个年纪,也算是该经历的都经历过了。她之所以会陪着王夫人游说贾敏,一是想要第一时间知道贾敏的想法和后续。二一个则是如果元春封后之事已成定局,那自己留在这里能帮着劝两句,算是在元春封后这事上出过力气的功臣。
然而她还没开始呢,这件事情就拐向了另一个方向。若事情真如贾敏所说的那般,他们唯一能做的事情就是别将元春和荣国府推到人前去。
其实贾母是一个非常矛盾的人,贾府的现状她其实比任何人都看得清明,她甚至是知道朝哪个方向努力可以扭转乾坤。但同时,她也是最爱她自己的。
她爱奢靡享受,也爱现在虚假繁华和热闹。如果想要改变贾家的现状,首先就是从她这里改掉奢靡浪费的现象。光是这一点,她就接受不了。
她享受了一辈子,凭什么老了老了还要受罪?
除此之外,那就是让儿孙上进这个事。
她这个年纪了,就算子孙上进了,她还能借他们什么光不成?他们不上进,自己吃吃喝喝开开心心。他们上进,自己还是这么吃吃喝喝混吃等死。
而且让儿孙上进短期是看不到成绩的,而这个短期还容易让她受到各种怨恨不满。一个弄不好,她就成了惹人厌的死老太婆,说不定会提前住进贾家的祖坟里。
但她偶尔也会心软,在想到荣国府内囊耗尽时,她也会担心儿孙们的以后生活,真心希望他们都能好好的。
打心底来说,她也是希望元春能封后的。如果元春封后了,那贾家至少还有几十年的风光。就算是她死了,她也能放下心了。
可她又担心元春封后了,二房再不会扒着她了。
老大一家无不期盼她早点死,好将二房赶出去。若是二房也不扒着她了……没了平衡牵制,她以后的日子怕是也不会太顺心。
原本打发了一屋子的人就是为了劝说贾敏帮忙的,没想到贾敏是帮忙了,却是帮了一回‘倒忙’。
话说回来,无儿无女,既没被新人挤下去,又没被皇后清算的妃位老人们,哪个是简单的?
贾敏不是没想过直白的告诉贾母和王夫人,元春就是长了一副聪明样,一百个心眼没一个是实心的以及让贾家婆媳认清事实,元春真的没有那么受宠。
再一个,贾敏打听过元春受宠的时间,正好是她们林家回京城的那段时间。所以贾敏心中更认为元春的受宠并不单纯。
但她怕真这么说了,不光她家好二嫂会嫉恨她,也会让她亲娘和宫里的元春对她心生不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