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十六章
【早不回来晚不回来,偏偏在这时候回来。这不是成心回来看我笑话呢嘛?】
心中抱怨了这么一句,王夫人又想到贾敏若是回来了,以贾敏的性子肯定会插手‘珠儿’的事,想到这几个月贾政的心思和待宝玉的态度,王夫人又不禁心忖了一句:【原本还想着让赵姨娘平安将孩子生下来再……现在也只能提前动手了。】
贾敏未必会多看重庶出的侄子侄女,但王夫人知道贾敏非常‘看重’她。凡是能让她不开心的事,贾敏都不会错过。
当然了,自己也不会错过就是了。
从小到大,王夫人也就只在子嗣上赢了贾敏一筹,其他方方面面……王夫人认为输赢都只在五五开之间。
然而贾珠病逝,元春入宫,她身边的宝玉还深受狸猫换太子流言所累,被老爷厌弃猜忌。想到即将临盆的赵姨娘,王夫人便觉得贾敏在子嗣这项上也赢了。
想到宝玉那件事至今还没调查清楚,王夫人就险些咬碎了后槽牙。
之所以没能调查清楚,最大的原因还是王夫人太依赖她获得的读心术,忘记了宅斗本能。
明知道自己的读心术有缺陷和限制,可她还是在不断的纠结犹豫选择中坚定不疑的相信使用读心术调查那件明显是陷害的狸猫换太子一案。
王夫人的读心术一天只能听一个人的心声,好在听谁的心声由她自己决定。
而心声……有的你不问他就会自己碎碎念的将秘密吐槽出来,有的需要你用相关的话来套他,他才会露出心声来;而有的人即便你当时用话套他,他也未必会顺着你说的话想下去。
打个不太洽当的比喻吧。
老师在讲台上说得激.情四溢,板书写得密密麻麻,但下面的学生至少有那么几个是看着老师发呆,或是一脸认真学习样实际上脑子里却想着还没看完的爱情小说,中餐有没有红烧肉。这时候要是将他们叫起来回答问题……凡是上过学的,怕是都明白那一刻他们在想什么呢。
←_←
王夫人第一个怀疑的人就是她的亲侄女,嫁给大房贾琏的王熙凤。然而在她跟王熙凤提这事时,王熙凤脑子想的都是贾琏是不是藏了私房钱?乐儿那丫头是不是跟贾琏有了首尾?她要不要留下平儿做个通房?
就,完全不在一个思维圈里。
那一天早上,王熙凤脑子里想的不是贾琏,就是她从王家带出来的陪嫁大丫头给贾琏系了个什么样的荷包;中午前后,王熙凤想的则是老太太真败家,她一个人的伙食用度比阖府的人还多,以及把全天下所有的菜蔬用水盘写下来,天天转着吃的败家行为。
就问你啥家庭呀,这么败祸?
到了晚上就寝前,王夫人仍没放弃的将王熙凤叫到房里,然而她在上面说时,王熙凤虽然在下面应着,脑子里想的却是贾家一个月支给下人的月钱有多少多少,贾琏是不是已经回房了,这会儿会不会趁着她不在房里跟哪个丫头调.情呢…
…
王熙凤满脑子都是她自己的小家和管家经匹织金茉莉花样的缎子捧了过来。
“这颜色好,料子细密还轻软。给她们小姐俩一人做一件褙子。”想了想,又指了一块桃红料子对丫头说道:“用这个做两条裙子配着,上面只少少的绣几朵茉莉花便罢了。”
“我不要那个。”沉香与揽香应了一声就要上前,一旁的黛玉却摇头,指了指不远处的天水蓝料子以及一旁的一匹橘黄料子,说道“用这个。”
说完又细细的说了一回衣裙样式,绣花配色什么的。
家里的料子有这次各家送来的,也有他们自己采买的,此时都让下人抬到花厅,堆了满满一屋子给她们三人挑捡。
不光给黛玉和宁望雪做,贾敏也给自己挑了几身,当然了,林如海父子也没落下。不过相较于宁望雪的富贵堂皇,黛玉的就相对清雅多了。
哦,贾敏的则是富贵和清雅中间,她一边想要清雅些的,一边又想要穿的富贵华丽些。
林如海的就正常许多,毕竟他一个大老爷穿什么都不能气着王夫人。
林遐暂时还没有决定权,所以被贾敏打扮的像个镶了金边的大红包。他与宁望雪站在一块,光是看打扮就更像是亲姐弟。
宁望雪没主动挑捡什么,贾敏说什么是什么。一是自打到了林家,她几乎一直在穿新衣裳。府里给她做的,府外送进来的,都是精致又好看,所以对这方面的需求并不高。一一个,相较于做新衣裳,她对贾敏说的陈年往事更感兴趣。坐在桌边双手托腮的听贾敏说荣国府的事,听到高兴处,两只小短腿还会兴奋的前后晃荡几下。
周嬷嬷眼不见心不烦的将头转向船舱外,一脸羡慕的看向甲板上的高嬷嬷。
贾敏听说了一些宝玉的事迹,这会儿娘们几个摆弄衣料首饰便直接让高嬷嬷带着林遐去甲板上玩,不让他接触这些女儿家的玩意儿。
正好林如海与钱喜也在甲板上,林如海便亲自带着林遐在船上玩投壶。
原本就投不中,现在就更投不中了。不过林遐却不吵不闹,抿着小嘴很是倔犟的投个不停。
周嬷嬷和高嬷嬷其实都对宁望雪的规矩很是头疼,她们想不明白林如海和贾敏如此高看宁望雪,为什么还不让她学规矩。
虽然她们也瞧出来宁望雪在她们教导黛玉姐弟规矩的时候,也会跟着黛玉一板一眼的学,可惜成效并不大就是了。
周嬷嬷都可以想像之后若是贾敏带着黛玉和宁望雪出门,她这个教养嬷嬷得受到多少人的质疑。
唉,脑仁疼
╮╭
今年要过两回生日的宁望雪,也是后知后觉的想到她以后都收不到盐商家的东西了。不过看着贾敏这般用心打扮她的样子,她又觉得这事也不用太放在心上。
“一太太应该不是不想打扮,”听到贾敏说王夫人不喜欢打扮,宁望雪的视线先从那堆衣料上扫过,随后伸出一只手摆弄桌上的颤枝珠花玩,“她应该是……穷。”打扮不起。
“他们王家可不穷。你怕是
还没听过‘东海缺少白玉床,龙王来请金陵王’这句话吧?这说的就是他们王家。虽然王家这几代已经没了祖上的风光,但要说他们家穷,”
贾敏闻言先是一怔,随即就笑了出来,“那还不至于。”
宁望雪见贾敏这么说也跟着笑了,不光笑还将手上的珠花往头上比了比,“太太这么聪明的人,怎么也一叶障目了?若王家当时还有祖上的家底,焉会将女儿嫁到薛家?”前儿林如海还说商贾人家的子弟不易入仕途。薛家再好,也是商贾人家。就算是皇商,怕是也得遵守某些约定俗成的规矩或是明文规定呢。
因为年少时的记忆过于美好,加之她对王家了解的并不多,所以贾敏还从来没往这方面想过。但顺着宁望雪的话想下去,到也不是没有道理。
‘丰年好大雪,珍珠如土金如铁。’
现在想想薛家除了钱,还有什么?
她们这样家族的女儿,生来就有联姻的义务。她是嫡女,又是老来女,爹娘偏疼了几分,加之天下太平,武将渐渐不受重视,家里也想要往文臣方向走,因着种种原因她才嫁到了林家。
她嫁入世代列候,又以科举入仕的林家。
先大嫂是阖族清贵,满门书香的张家女。
一哥哥虽然娶的是世交家的女儿,但长子贾珠娶的是国子监祭酒的女儿。
那么王家呢?
贾史王薛,当年王家将两个女儿分别嫁到荣国府和薛家时,他们也只当王家是想要维系四大家的联系。但现在想想,说句不客气的,薛家有什么需要维系的?
既然要维系四大家的关系,为什么不将次女嫁到史家?
史家有三位表哥,年纪都跟她们差不多大,王家选择史家也不是没有结亲的对象。而且按门楣,史家也比薛家高,也更加的门当户对。
可见结亲薛家……为的就是薛家的财。
再一个,若是王家的底子还在,那他又为什么需要薛家的财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