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6章 第 636 章

这样说,也有道理,王九郎百般犹豫,最后还是应了,跟王大匠说了一声,得了应允就带着几个本家兄弟,一同往边城去了。

边城的大动作是瞒不了附近的人的,早就有人到边城谋生了,实在是那笔钱被纪墨统筹规划得很好,每一分都落到了实处,他也并不是把事情全部自己干,而是分派下去,钱粮的事,出钱的几家都可出人在此管理,而相应的管理条例,纪墨也早有计划。

再加上他那过人的心算能力,一笔笔收支明确的账目表,再有什么柱状图之类的,足够让一些古人看得眼花缭乱,更有些从中学到东西的,转头就用到自家商铺上去,效果斐然。

这样的才能,也让这些商人子弟多看重他一些,再加上纪墨跟他们恳切商谈过,仔仔细细说明这件事的利弊,他们还年轻,这时候不要看着这些钱财就花了眼,只想着贪墨,而要想着怎样用这些钱财做成更多的事情。

对年轻人来说,钱财固然重要,可名声也同样重要,众目汇聚的边城之中,做得好了那是直接就能看到的事情,展露了自身的才华,得了好名声,还怕以后没出路吗?

纪墨还以自己为例,说他开始就是一个普通的无名之辈,可自从提议建城,又总揽了这么多事情,如今城才有了雏形,招徕他的就已经有了不少人,肉眼可见的,他以后会有更多的路子能走。

连将军都因为他的善算,而想要招揽他去当什么钱粮官,被纪墨以建城为要拒绝了。

与之相对的,就是早早建立起来的将军府,当真是气派极了。

已经修建好的城墙还是一期模式,并不是最后的样子,却已经能够初步抵御可能来自蛮人的攻伐了,里面除了将军府还有配套的演武场,方便将军私兵拱卫并练兵的场地之外,其他的宅子零零散散,多是那些大商人提前享受到的住宅和铺子。

时间不够,建筑又多,很多地方,还都是地上用石灰圈了起来一个范围,连铺面都是简单立个杆子,挂一面旗子了事儿,更有简单到似乎随时都能倒塌的木板房,供部分人临时居住。

边城这里的气候较为干燥,降雨少,防水的事情不是太紧要,纪墨为了博得大家的信任,方便他们投资之后的二期工程,他就在一期工程之中做了很多面子活儿,因人手不够的缘故,他甚至都采用了流水线的法子搞建筑。

以一个普通房子能够用到的榫卯结构为例,提前弄出几个样子和模型来,再用规范的尺子去描绘,把做好描绘的木头发下去,让那些不是很有技术的工匠照着描绘的地方切割,最后完成相对标准化的成品。

一样形状的榫卯都可完成接合,这样的情况下,再在部分的建筑要点上做出说明,盯着点儿完成度,其他的,也就跟积木拼搭差不多,算是把建筑相对简化,让普通的没什么技术的人也能迅速学会并掌握。

这其中,自然也会有人做错,出现一些失误之类的,但这些平民的房子,结实就够了,不用太操心美观,只要最后能住人,还是新房,又有什么不好的呢?

其他没有房子的工人,那些被大商人诱惑着来到这里的流民,大多都是来卖苦力的,并不是所有人都有房子,草棚子底下架上大木板,就是一张通铺了,可容纳多人睡觉。

还有些不是很在意的,直接睡在白天被平整过的地面上,白日里晒得有些发烫的地面,晚上睡觉的时候还有些余温未散,也着实舒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