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岚低头思索,是这个理,往往最简单的事情偏偏能牵连着最复杂的人心,但凡有一个人能有破釜沉舟之气,江南便不会是现在这个样子。
这世上没有这般之人,除了她。
……
“你要探查私兵?这丶这如何使得?女公子纵是武艺高强,又如何抵挡千军万马?这事不可,万万不可。”
“是极是极,魏兄所说正是老朽耽忧之事,世家藏兵处,必是重中之重地,里面必有万千防守,女公子一人如何能应付得了?万万不可轻易涉险。”
“对极对极,确是还有一事,现已入秋,我等必要找一处妥善之地过冬才行。此地多水路,湿气也重,冬日寒凉更甚,兼之地方拥挤,实不是过冬的好地方。我等还需女公子带着我等找到一处安稳之地呢。”
老先生们殷勤相劝,急的揪断了数根胡须。
青岚也知道他们担心什么,担心她的安危只是一小部分,更大的担忧是,她若是遇险遭了不测,他们以后要何去何从。
这些天,青岚也在想这个事情,这五万人,就是平常的农民,战斗力不高,团结性还不强,乱七八糟的事儿还多,若是没她护着,出不了余杭就得被人分之击之,然后一口吞了。不给他们找个安身的去处,她还真放心不下。
于是青岚就想到了汉中那些荒废的村庄和无主的田地。
所以她坦白的说:“我自汉中来,那里是义军李保的地盘,如果你们不见意,可以去汉中。那里良田很多,只是前些年连年兵祸又加上去年旱了一场,田地大都荒了,村子也空了。如今那里太平了,李家军攻了开封,又转收了太原,没人敢觊觎汉中,你们过去开荒种田就行。粮税也不高,头一年三成税,以后四成,只收一季,第二季粮食不加田税。只要能下得了苦力,日子就能安稳过下去。”
这事只靠几个老先生可拿不定主意,还得和流民团的团头商量好才行。
团头们的思想很明确,田税多加两成也能接受,只是那里必须是安全的,没有乱军扰民,他们不会被强逼着签卖身契,且今年过冬用的粮食充足。
南方除非遇着大旱寸草不生,否则是饿不死人的。北方就不同,冬日粮食不够,真的会饿死人的。
这些团头也算负责任,将所有问题都问清楚才集体开会决定到底要不要北上。
饿肚子是大事,必是要问清楚的。
青岚算了一下她的粮仓里面的粮食,大约只够两万人消耗一冬,将将能撑到开春。
五万人,只靠她一个人可养不起。
这事还得告诉李保一声,她给他弄回五万人口,他今年粮食大丰收,怎么也得赞助一下才行。
青岚当着团头的面给汉中的田庄管事和李保分别写了手书,之后又进城逛了一圈,摸了一下城里各处粮店的存粮,然后出城。
流民们洗劫过土匪窝之后,每个人手里都存了点儿东西,既然要北上,这些东西不顶吃不顶喝的,带着用处不大,不如尽数换了粮食和种子。
两千人两千人进城换粮太耽误时间,不如集中一起约个大粮商一次换了,早换早走,路上不耽搁的话,霜冻之前就能到达汉中。
事情很顺利,一天之内,扬州城运出来近八十万斤粮食,被城外的流民们一扫而光,后头又陆续运出来几十万斤稻麸等粗粮,也被流民一抢而空。
换回了粮食,青岚怕迟则生变,当天夜里就把人送出百里地,然后在路上守了两天,不见后面有追兵才独自回了扬州。
从明天开始,她就要做那个,谁都成不了的那个人了。
哟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