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82 章 开眼看世界2

南北朝时期,给事郎周兴嗣看着《千字文》那熟悉的文字,激动到狂喜:“这是我的作品!是我的作品!”

这是南朝梁武帝萧衍——著名的“出家皇帝”,也曾是优秀的政治家、改革家,《千字文》就是萧衍指派给周兴嗣的任务,命令周兴嗣用一千个不同的字编写的文章,要求四字一句,对偶押韵,便于记诵,后来用为儿童启蒙读本。

隋唐时期,《千字文》已经成为儿童的启蒙读本,比较普及,天幕上的文字对有机会识字的儿童而言都不陌生。

他们跟着畅读,仿佛隔着时空与后世的孩童达到了共鸣。

而更多的成年人想到了更多。

这曾经学习过的启蒙读本,原来第一句就蕴含了如此深刻的道理,他们是不是应该重新品读一下?

.

李白与新交的朋友行走在山上,一边寻仙访友,一边吟诗作对。

听到天幕的话,李白朗声一笑:“没错,这写诗的灵感还得是名山大川,爬爬山,喝喝酒,诗篇不就自然来了吗!”

徐霞客行走在路上,疯狂点头:“没错,还有更多的位置地理需要亲自去踏足,只有亲眼看到才能写下来。”

李时珍背着采草的药篓,拿着手杖,擦了擦额头上的汗水,想起了当年发现药草书籍里的药草模样不同时,父亲提出的建议。

“果然还是得出来走走,亲自去看看药草长什么样,只闭门造车是无用的。”

还有更多行走在路上的文人雅客,隔着时空感受到了共鸣,得到了支持,精神大振。

【在我们的历史上,有无数的有才之士,即使在环境不开明的时候也能突破局限,】

【在我们现代,不仅仅有现代人,我们还能看到未来。】

【让我们开眼看世界,看地球,看过去。】

天幕放出了一则视频,开启了“开眼看世界”的神秘时光之旅。喜悦,悲伤。

看国家之间的战争,不幸,奋斗,拼搏。

看家庭之间的聚散离合,悲欢哀乐。

看非洲大草原上的野兽狂奔,看泥土里的蚂蚁打洞,蜜蜂铸巢。

看蜜蜂采蜜,蝴蝶授粉,甲虫振翅。

看白鹭仙鹤在空中拉屎,拉出祥云;

看大嘴鸟在水里捕鱼,看到谁都想叼一下……

看仙鹿发情时非常凶猛地打架;

看玉兔站起来对打时十分滑稽,蹬老鹰时又十分凶猛……

看海底世界,魔鬼鱼用皮肤排尿,海马爸爸肚子孕育小海马;

看小丑鱼性别可以转换,没有了妈妈小丑鱼爸爸就变成小丑鱼妈妈……

看花朵的绽放,看无花果里的昆虫的一生……

看蜉蝣的短暂一生,看蟑螂□□后吃掉雄性蟑螂……

多姿多彩的大自然,在电视里呈现,在天幕上一幕幕闪过,在古人的眼中绽放。

最后,画面定格在了实验室。

洁白的实验室里,显微镜下,各种微生物显示出多姿多彩的特色。

研究人员做出了一个特殊的微型迷宫,在里面放出一种黄色的黏菌。

而黏菌在入口处开始快速繁殖,不断地朝着周围不同方向增殖试探,最后发现了出口的方向,果断认准方向,开始快速朝着那个方向生长。

研究人员介绍:“这种黏菌比较特殊,能够找到道路最短距离,我们利用黏菌特性来规划城市建设。”

另一边,研究人员正在修复古画,而且是用一种特殊的“工具”——细菌。

“这些细菌能够修复古画。”

她一一展示。

葡萄球菌、芽孢杆菌、曲霉菌、青霉菌、枝孢菌和链格孢属的细菌都可以,而且各有各喜好的颜色和栖身之所。

比如一幅意大利的油画《圣母加冕图》中,就发现葡萄球菌本家儿要附着在画作的正面,杆菌栖息在画作的后背。至于真菌类,曲霉菌凡是堆积在较深的颜色,如红色和棕色;枝孢菌堆积在较浅的颜色,黄色和粉红色;而链格孢属则生活在接近教堂地板四周的画中部门。

发现了细菌偏好栖息的地方,就能根据它们的特性,用细菌对油画和其他古画、古文物进行修复。

“这种细菌能够做衣服,这是‘生物时装’……”一间间实验室有不同的实验项目,一位位研究人员介绍起自己专研的细菌。

“尤其是这种细菌,可以在火星的环境下生存,也许未来登上火星的航空服就是采用这样的细菌来制作……”

“这种细菌可以清除墙壁上的喷漆涂鸦,能够用来保护建筑……”

.

以小见大,从显微镜下一下子转换了镜头,成为了投射出光影的镜头。

镜头里,在博物馆里,用虚拟投影出猛犸象的一生,在空中虚拟自由的行走。

一家三口看着猛犸象的3d投影介绍,一

边看一边走,3d投影的尽头,正是科学界从南极带回来的猛犸象化石。

一家三口看完博物馆,走了出去,看到了外面。

外面的世界,写满了科幻色彩。

在步行街的街头,大屏幕里的熊猫栩栩如生;

在美院的外墙上,一出灯光盛宴打造的魔幻场景;

在美术馆的室内,墙壁上的小精灵,在绘画作品中穿梭;

在光影艺术展上,光线编织出梵高的虚拟世界,流动的星空,摇曳的向日葵,潺潺流水,不再孤独的画家。

在国外的赌城里,出现了一颗会变换的巨大的眼球;

在国内的亚运会上,虚拟的巨人从场馆外踏入场馆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