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也有人,比如邓復,非常喜欢段成式,非常敬佩唐朝文人的博学:“考其论撰,盖有书生终身所不能及也,信
乎其为博矣。”
“可惜,论博学,我宋人大大不如!”
【宋朝不再书写对异域的想象,也有现实因素的局限。】
【一是因为周边异族政权的阻隔,通往域外的陆上通道被切断;二是由于市舶司的制度管制严格,宋人出海、番商入境或者进入内陆都受到诸多限制,严重局限了宋人的异域降温,也使得宋人更关注内心世界。】
北宋泰山学派创始人石介大笔一挥,写下《中国论》:“人道悖于中,国不为中国矣!”
南宋著名经学家和湖湘学派的创始人之一胡安国吹胡子瞪眼地反驳:“荒谬!蛮夷的文化都什么需要了解的,中国之所以为中国,以礼义也。一失则为夷狄,再失则为禽兽,人类灭矣!”
宋朝虽然是半壁江山,但是文人的自尊心比四夷臣服的大唐人显然敏感多了。
他们不仅仅是客观条件不允许,主观上也不愿意接纳。
这一时期的主流思想也不愿意接纳外来文明,认为除了宋,其余的文明,比如辽、金、西夏,以及海外,都是蛮夷,不值得学习。
金人虽然战斗力比宋强,但还是要学宋的火器制作,还是要用宋的铜钱和丝织品和各种货物,辽人和西夏人也都离不开宋人的茶叶丝绸,这也让他们维持住了脆弱的自尊心,依然可以骄傲地抬起下巴,不去看脚下的残破江山。
【明朝时期有一次例外,伴随着郑和下西洋,船队的水手、医生和其他官员有不少作品,这也是明朝对海外各国探索的高峰。高峰之后就落到低谷,西方世界进入大航海时代,东方世界进入党争,郑和的航海图差点都没了,随船所写的作品最终只流传下来三本。】
【郑和下西洋7次,前后时间长达28年,随行人员无数。其中随行的航海医生等人著作了不少重要航海书籍。比如陈良绍所著的《遐观集》,匡愚所著的《华夷胜览》,马欢所著的《瀛涯胜览》,费信所著的《星槎胜览》,巩珍所著的《西洋番国志》。】
【可惜的是航海医生陈良绍《遐观集》、匡愚《华夷胜览》等等随船人员著作皆已失传。剩下的《瀛涯胜览》、《星槎胜览》、《西洋番国志》成为研究郑和以及明代中外交通历史的第一手资料,其中以《瀛涯胜览》对于15世纪初南洋各国和一些阿拉伯国家的国王、民俗、物产等纪载详细,被各国学者公认为三书中最重要的一部书。】
马欢得意大笑:“哈哈哈哈,虽然大家都写,但是我赢了!”
陈良绍、匡愚一阵傻眼。
辛辛苦苦许多年写得一本书,后世直接失传了,那不就是写了个寂寞?
费信、巩珍感到不服。
凭什么说他们写的不如马欢的书有价值?不就是说他们写得不如马欢的书好?
费信已经知道了自己的缺点在哪里,对着夫人信誓旦旦:“等我回头好好改改,改完了肯定比马欢的好。”
夫人含笑点头:“都说白乐天写诗后为了通俗易懂,先要拿给老妇人和小孩
看,夫君不如也试试,除了我,还有老夫人和我们孩子,都可以看看。【我们看清宫戏看多了,还以为所有朝代的官员都是那么卑躬屈膝,奴性十足,皇帝一句“大逆不道”或者“以下犯上”就可以诛九族。但是并不是,只有清朝是如此。】
【不是所有朝代的官员见皇帝都得三跪九叩,不是所有朝代的官员毫无尊严只有奴性,也不是所有朝代的文人只会拍皇帝马屁没有文人风骨。】
【清朝的皇帝养出了一群史上最听话的大臣,汉人以成为奴才为荣,但是得到了什么?】
【得到了国破家亡,得到了百年国耻,得到了华夏文明遭受入侵,华夏民族的文明自信被踩在脚底碾压!】
玄烨被刺激的拳头微微握紧。
可是不这样能怎么办?
满清大肆屠城,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满人太少了!太少了!
按清朝官方自己的记载,顺治元年,满清入关时总共20万。其中满洲八旗4万多,还有很多其他民族,蒙古八旗1.5万人,汉军八旗3万余人,汉族降将孔有德等联军2万余人,各旗包衣、外藩共计1万人左右,加在一起号称20万大军。
顺治五年,满洲、蒙古、汉军、台汉人、满洲蒙古包衣汉人等加在一起共计34.6931万;
到了康熙六十年八旗丁册的记载,满洲人有15.4117万男丁,比顺治五年增加了9.8787万。
康熙六十年,满洲、蒙古、汉军、台汉人、满洲蒙古包衣汉人等加在一起共计69.6681万。
满洲人,一直比汉人少太多太多,让每一位帝王都感到不安。
若是开放言论,人心容易被煽动,若是民间起义更多,大清还要不要这汉人的江山!
玄烨眼神阴晴不定,并未立刻表态。
天幕说用活人殉葬影响在海外的名声,可以改;
让女子缠足影响生育,可以改;
说重用传教士容易被骗,可以改,改了满清官员自己学外语更可靠;
说大清现在的武器落后,火器不如西方也可以学,工匠技术也可以学,这些都能为己所用。
可是开放文人的言论,在明显比满洲人更擅长的领域,允许汉人自由发挥,玄烨不确定会不会带来恶劣的后果。
他阴沉着脸思考着,让大臣们各抒己见,自己冷眼旁观,似乎在听着做抉择,也似乎早有想法。
【明朝时期的文化入侵是失败的,但是清朝的文化入侵,相当成功。】
【成功到哪怕到了现在,我们依然在为了反入侵努力。】
玄烨微微抬起眼皮,想要听听所谓的“文化入侵成功”是什么意思。
【华夏历史上,一直有着“天朝上国”的骄傲,哪怕是咕咕屡次批评的大明,也是。咕咕说过,对外打仗大明没怂过也没输过,你可以说明末官员腐朽昏庸,但是不能说明人是软骨头。】
【但是牙鸟片战争之后,“天朝上国”的尊严被大炮轰炸的一干二净,还是连轰两次,从这时开始发展到了另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