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51 章 文学与文化影响力12

天幕每提到一人,都会放出对方的作品。

因为诗词更短,不像小说那样只放节选或者后世的影视剧,大部分可以放出全文。

徐淑看到自己的全诗被放在天幕上,想着远方的丈夫此时应该也能看到,心里满是甜蜜。

但是很快,天幕换上了新的诗词,她对比之下,突然对自己有些不满了。

总觉得没有别人写得好,似乎还得再多努努力?

【魏晋南北朝,有蔡文姬的《悲愤诗》和苏蕙的织锦回文诗《璇玑图》。】

【到了唐朝,大家比较熟悉的作品有李冶的《八至》、鱼玄机的《赠邻女》、薛涛的《送友人》,以及后蜀花蕊夫人的《述国亡诗》。】

【李冶的“至高至明日月,至亲至疏夫妻。”成为了后世通常形容李治和武曌这对双皇帝王夫妻感情的精准形容;】

武曌咀嚼着这一句话,蓦地笑了。

她和李治之间,可不就是至亲至疏。

深情有,互相提防也有,在这帝王的至高之位,复杂的政治权谋之中,连夫妻之情也变得复杂了。

.

“陛下,这李冶还杀吗?”

唐德宗年间,已经年迈的李冶因曾上诗叛将朱泚,被唐德宗李适下令乱棒扑杀,但是天幕突然如此赞赏李冶,让行刑的宫人也犹豫了。

李适看着李冶头发花白的模样,还没说话,已经有文臣开始为李冶说情:“陛下,玄宗皇帝都说‘大唐不以文治罪’。”

李适杀人的眼神看过去,什么意思,是说自己连玄宗都不如吗?

但是大臣才不畏惧,本就是世家制衡皇帝,到了唐德宗时期已经有藩镇之乱,李适自以为是“小太宗”,然而治世之时无“贞观之治”却有“安史之乱”。

一个世家大臣发言后,还有更多的大臣趁此机会要求放过李冶,最终,李适不得不恶声恶气宣布:“放人!”

他放得不情不愿,但是李冶从鬼门关走过,是大悲大喜。

被以诗治罪时,李冶也怨恨过自己,幼年因为一句诗被父亲送到道观,老年又因为一句诗差点被皇帝棒杀

,被押着时也曾怀疑自己是不是真要无才才更安全,更能适应这个时代。得李清照写了哪些词,但是一说起她嫁过谁就来劲了。】

【朱淑真年纪轻轻,抑郁而终,并没有改嫁就被人如此揣测;而李清照也在随后的历史中,被宋明清的卫道士紧盯着私人生活,揪着她晚年到底有没有改嫁的事不放,说她“晚节不保”。】

【这就是什么,比不过你的才华,就要批判你的道德。】

朱淑真被这说法逗乐了。

“原来我这么厉害,他们是怕我才总是揪着我的感情不放。”

虽然父母再次开始耳提面命说她,但是朱淑真已经不在乎了。

朱父朱母很快也没时间教女了,因为刚刚定亲的夫家人来退婚了……

朱淑真:哈哈!还有这好事!

【那些男诗人男词人有几个有晚节的?文人狎妓且不说,还有政治上阴狠的,人品不行的,男人的道德底线有几个经得起深扒?】

【真要扒男文学家的私生活,别说专门开一期,专门开一本都不够扒的。】

刚刚要开腔的文人齐齐惧怕。

他们内心自知,还真经不起扒。

自己的事自己清楚,私底下玩可以,放在天幕上广而告之,不用等到第二天,当天回去的路上就会被人吐口水。

【我们可以看到,这些华夏的女作家,只有诗词。】

【只有诗词!】

清朝,才17岁的陈端生独自在自己的闺房中,看着手里的文稿。

只见上面三个大字:《再生缘》。

这是一本弹词小说,它的主人翁是后世鼎鼎大名的“孟丽君”。

陈端生仰慕黄崇嘏,在自己笔下塑造的“孟丽君”的理想就是“愿做黄崇嘏第二”。

“不,这不是诗词,我这就是一本小说!”陈端生顿时觉得自己仿佛有了无形的责任,和巨大的动力,“前朝没有女性文人写长篇小说,我来写!”

【女性的文章书籍有什么?有班昭的《女诫》、《礼记》中的《内则》、宋若华的《女论语》、明章圣皇太后的《女训》等,是女性对女性自己三从四德的洗脑和教化。】

【从先秦时期开始,“男尊女卑”就初具理论根基;再到《孟子》《礼记》等作品中,“三从四德”被提出,女性的社会地位和日常生活均被限制;西汉时期,阴阳学说得到发展,“男尊女卑”的思想逐渐绝对化和正式化。到了宋朝,程朱理学“存天理,灭人欲”观点的提出,对女性道德提出了更加严苛的要求,以此来维护封建礼教的统治。】

【儒家经典《礼记·曲礼》约束:“内言不出于阃”,也让女性文学大部分没有传出来的机会。】

一群群文人齐齐脸色难看。

无论是男是女,无论是对自己的洗脑还是对女性的约束是为了维护统治,被点出了用心,都觉得有一种好看的表皮被扒开,露出底下沟壑深深的深渊,暗藏着种种险恶用心的真相。

【为什么咕咕要在宋朝时开始说女性文学?因为宋朝是一个重要的转折点。】

【是文学从上层阶级到市民阶级更繁荣的转折点,也是国外的女性文学逐步超越了华夏的转折点。】

【从宋朝开始,明清越往后越打压女性,导致明清连著名的女性诗人词人都没有。在散文、乐曲或者小说里,同样没有。】

【而在西方,逐渐走出黑暗时代,有了第一位进入大学的女教授,有了写出世界名著的勃朗特三姐妹,也有了一个繁荣的女性文学盛世!】!

西羚墨向你推荐他的其他作品:

希望你也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