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35 章 医学与生命19

黑人妇女、土著妇女、有色人种妇女、残疾妇女及贫困女性一直被区别对待,她们不仅无法获得安全科学的护理,还会成为优生学家攻击的靶标,其生殖健康因而受到了损害。

【不过助产的产钳不是他发明的,是一位男性助产士尚伯朗斯家族发明的。】

【在产钳发明之初,其实并不是像现代一样得到很好的应用。根据记载,最早使用助产钳的威廉·吉法德一声,21名婴儿刚出生就已经夭折,在37名已经成活的婴儿中,本人承认有5名受到了产钳带来的各种外伤。】

在17世纪,女子生育主要是助产士和家族中的女性长辈,在家中接生,以孕妇自己的感受为主,可以选择自己感到更舒适的体位。比如坐着,站着,甚至是在浴缸中生产,怎么方便怎么来。

家族长辈或者产婆手上会涂上各种橄榄油或者润滑剂,有助于帮助产妇放松下来,还会避免产妇着凉,避免产妇过度紧张。

到了18世纪,医院的妇产科成型之后,女子主要是去医院生产,如同我们现代一样。这时候有了产钳,和男性的接生妇科医生。体位主要变成了躺着——也就是现代的躺着的姿势。

19世纪末,由于医生想把怀孕和分娩纳入管控范围,产科学因此得到了更大的发展。

这一时期,主要由男性组成的医生和经过正式培训的男助产士开始定义什么是孕期“正常现象”,且提出了妊娠和分娩过程中应该关注的问题。

接下来几l十年里,评估与风险管理方案应运而生,然而麻醉、常见的会阴切开术等众多医疗手段,只是为了方便主治医生,而非缓解产妇痛苦。医疗干预

措施本身并不消极。

当时的男性为了掌控生殖权_[,以及现在使用的婴儿保温箱——尽管最初的设想是把女性的子宫当做器皿,男性想通过器皿来自由培养自己的后代,但是在现代保温箱依然救了许多婴儿。

法国医生斯特凡·塔尼尔声称自己正站在体外妊娠技术的最前沿。

塔尼尔及其同事创造了保温箱,不过依然需要人类24小时维护,比如护士或者母亲,依然得24小时照顾。

但当时的人们普遍将保温箱视为自动化设备,对人类看护者视而不见,某杂志记者甚至把保育箱叫做“人造养母”。

护士/母亲:???

我们是隐形人吗?我们的辛苦付出竟然成为了保温箱的功劳?

但是直到现在,依然是普遍现象。

男人会把照顾孩子的功劳归功于保温箱,也会把做家务的功劳归功于洗衣机、电饭煲、扫地机器人等,仿佛电器已经成为了全自动的家务型机器人。

【最近网络上也有人说,觉得躺着不好发力,其实的确如此,但是躺着是更方便于医生操作。一旦发现胎儿被脐带缠绕脖子或者其他危险问题,有助于医生纠正。】

【在现代,孕妇的死亡率大大下降。】

【但是在18世纪,产钳和男性助产士刚刚诞生时,其实有一段时间反而导致了婴儿的死亡率上升。】

【因为产钳的暴力使用,导致胎儿窒息死亡甚至受伤畸形,甚至有些国家禁止使用产钳,或者在不断地改进新的产钳。】

妇产科有一些科普生育知识的宣传栏,荆咕有意把那些平日可能路过都不会在意的信息拍了下来。

产钳现在依然在使用,如果生产顺利不需要,难产或者有些问题依然还会使用。

此外,还有凯格尔运动,对于孕妇和产后都有很好的帮助。

荆咕拍得用心,天幕下的古代产婆和大夫抄得专心。

一些识字的女子哪怕觉得后世的字体有些缺胳膊少腿,对这生育知识也是抄得飞快。

【在古代欧洲,一位不洗手的助产士,带去的孕妇和婴儿的死亡率会大大增加。】

【不过好在华夏古代已经有了基础的接生常识,哪怕没有产钳,也会有一些基础的热水洗手消毒的步骤,虽然在我们现代人看来还是不够,但是以古代的条件已经做到了极致。】

曾经提议组织产婆行会的产婆一家人非常高兴,一边画图记录一边说道:“这个产钳看着不难,我们也可以去打。”

“操作恐怕还是有点难度。”年轻者听着天幕上说产钳带来的事故,就知道并不是看起来那么简单。

“难产的时候实在没办法再试试。”长者提了几l例胎儿因为太大、或者头太大实在是出不来、最后一尸两命的病例,说得一群女子都抑郁起来。

最后是老者拍板:“让孕妇和孕妇家人选择。”

“好。”

()【其实19世纪,医生已经提出了“体外子宫”的概念,做出了类似保温箱的体外子宫概念图。】

【到了现在,我们科技越来越发达,已经有了体外子宫和单性生殖的成功实验,或许有一天,女人自己一个人不需要男人也能生孩子,也或许有一天,还可以在体外生孩子,女人不用经历怀胎十月,依然可以照常上班。】

最早的完整人造子宫于1955年就已经诞生,但伦理以及文化争议从来就没有断过。

近几l年,“人造子宫”的科技不断有了新的实验成果。

2017年,美国费城儿童医院改进早产儿孵化器,制成塑料袋式“人造子宫”。共有8只羊羔胎儿在“人造子宫”中活了4周,并成功出生。但移入“人造子宫”时,这些羔羊胎儿的胎龄相当于22-23周的人类胎儿,器官已形成。22-23周是人类最早可以出生并在子宫外存活的胎龄。

2021年4月,《自然》杂志发布以色列魏茨曼科学研究所研究,称其利用“人造子宫”,已成功培育出数百只小老鼠,且小鼠所有器官发育指标都正常。

天幕放出了羊羔在“人造子宫”中闭着眼睛生长的胚胎模样,看得古人一阵阵心惊胆战。

【除了已经在动物实验上成功实现了“人造子宫”,还实现了哺乳动物的“孤雌生殖”。】

大自然并非没有孤雌生殖,只不过一般是原始生命。

直到近几l年,科学家观察到了鳄鱼这一种爬行动物也开始孤雌生殖,发现了自然界的奥秘。

2023年,美国弗吉尼亚理工大学的科学家还记录了首例鳄鱼孤雌生殖案例:在哥斯达黎加的一个动物园中,一条独居16年的雌性鳄鱼——美洲窄吻鳄突然产下14枚蛋。

科学家筛选出其中7枚进行人工孵化,最后成功得到一个完全成形的鳄鱼后代,不过这只唯一孵化的鳄鱼没能存活下来。

科研人员解剖了这只死于足月的雌性鳄鱼宝宝,并对其进行了全基因组测序,结果惊奇地发现,它与母亲在基因上有99.9%以上是相同的。这也意味着,这个鳄鱼宝宝确定属于“孤雌生殖”。

除了鳄鱼,后来科学家还观察到了科莫多巨蜥也可以孤雌生殖产卵,受到启发,开始尝试哺乳动物的孤雌生殖。

在新的研究中,科学家首次利用基因工程技术,让通常需要雄性伴侣才能繁殖的雌性动物实现了孤雌生殖。

【除了孤雌生殖,我国的科学家还研究出了“孤雄生殖”,也就是男人靠自己独立产子。】

被所谓的“孤雌生殖”看得目瞪口呆的古代男人们原本只是震撼,听到这里,终于开始愤怒:

“荒谬!”

“男人怎么生孩子!”

“堂堂男儿,怎么能大着肚子怀胎十月!”

但是天幕不受影响,依然在继续讲述他们畏惧不已的“孤雄生殖”。

【这次的动物实验依然是用小白鼠开始。】

中国海军医科大学的研究者,将一只雄性大鼠阉割掉,再把它与一只雌性老鼠的皮肤连接在一起,让两者形成异性连体。通过皮肤血管的血液交换,雄性大鼠能够获得并适应雌鼠的血液和淋巴循环环境,这样进行8周之后,又把另一只雌鼠的子宫移植到雄鼠的体内,这样雄鼠也拥有了子宫。

接下来,就是移植还处于胚泡期的鼠胚胎,正常孕育21.5天后,雌鼠正常产下小鼠,雄鼠在研究者的剖宫产手术下,产下正常的小鼠。

经过多次试验后,雄鼠共产下10只健康小鼠,成功的实现了既当爹又当妈!

后来实验更进一步,对单倍体胚胎干细胞进行印记基因修饰,在对其进行复杂胚胎操作后,得到了世界上首只双父亲来源的小鼠,以及性状正常的双母亲小鼠——也就是同性生子,依然算是单性生子。

从动物实验结果来看,让哺乳动物实现“孤雌生殖”或者是“孤雄生殖”显然是有希望的。

【我们现在能看到,男女比例一年比一年失衡,2021年时,华夏男性比女性多出3490万,很多男性娶不到媳妇甚至购买外国新娘。在开放三胎之后,男女比例失衡的更严重,以后男性的结婚和传宗接代怎么办呢?】

【别担心!科技帮助你!男人,可以自己生!】

【你喜欢儿子就生到生出儿子为止,这样的父子感情更亲密哦】

天幕又开始了熟悉的阴阳怪气,天幕下的古人也开始嘲讽:“是啊,男人不是最看重香火吗?要有儿子传宗接代吗,自己生啊。”

妇人一句话激起千层浪,认识的不认识的男人都跟踩了尾巴的猫似的,开始愤怒的反驳。

“胡说八道,生什么生,生孩子是娘们做得事!”

“你要是不生孩子,我要你何用!”

“女人生孩子就是本分,守好你的本分!”

妇人冷笑。

还以为男人不知道生孩子的苦,才一直要“多子多福”,现在看来,这不是知道的很嘛。

不过是痛的不是自己不心疼罢了。

.

“男人比女人多3490万!三千多万!”嬴政先是震惊,这多出来的男人人口,不知道超过多少朝代的总人口。

比如大秦,总人口才六百万!

扶苏想起大秦如今众多在战争中失去丈夫的寡妇:“不对劲,天幕不是说建国初期还经历了漫长的抗战吗,又是日本又是八国联军,战争之后不应该留下很多寡妇吗?”

阴嫚公主瞥了兄长一眼:“天幕说过,民间一直有杀婴的习俗。”

公子高还是不理解:“后世经济发达,不缺衣不少食,竟然还会杀婴?”

“有的人就是只想要儿子,不断地生,生出儿子之后就开始虐待女儿。”夏无且也曾行走民间行医,想起自己看到过的民间景象,“现在看来,对比杀女婴的,虐待女儿的都算有良心的,好歹没直接杀死。”

“可能等着卖出大价钱,给儿子当牛做马。”

阴嫚公主怒骂:“同样是父母,怎么有这种没有人性的大人!”

这样的父母,不配当爹做娘!

愤怒的讨伐声中,男人憋屈又心慌的震撼反驳中,天幕一句话让古人再次震惊:

【大家闻不到骨头香吧?】

【哈哈,我闻到了】

【一闻就知道,骨科到了,这是骨科的医生在煮骨头!】

古人:!!!

华佗还算冷静,思考骨科医生煮骨头的用意:“昔日有关羽刮骨疗伤,今日有医生关门煮骨头?”

而不懂医术的平民则是震撼又害怕:“医生把病人的骨头煮了吃吗?”

这是什么医生,这不是饿鬼吗!!

西羚墨向你推荐他的其他作品:

希望你也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