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秦最出名的私商,有两人:巴清与乌氏倮,二者都被记录在司马迁的《史记·货殖列传》中。】
史料记载,巴清,名清,巴指的是地名巴郡。
据说,巴清在18岁时嫁入巴地一家经营丹砂矿的豪门,夫家掌握了独特的开采冶炼技术,垄断了丹砂开采生意,积累了数不清的财产。
不料,公公和丈夫先后过世,清成了寡妇,当时的丹砂生意火爆,巴清作为一名寡妇,被其他丹砂矿主明争暗斗竞争打压,但是巴清在这样的危机之下,反而把商业越做越强,几乎垄断了大秦的丹砂生意。
但巴清并没有被富贵冲昏头脑,很清醒的主动向秦始皇示好,主动捐出大量的丹砂和钱币,始皇帝非常赞赏,并且为她铸造了“怀清台”。
.
巴清听到天幕上的名字,讶异地抬头,眼里是意外的惊喜。
她的族人比她更兴奋:“清,天幕说得是你!”
“始皇帝竟然为你铸造了怀清台!”
“你一定是大秦独一份!”
巴清苍老的面容绽放出灿烂而明媚的笑容,一时间让人遗忘了年龄,只觉得仿佛看到了一轮热烈的太阳。
巴清一直是一个清醒的人,被天幕和族人轮番夸奖后,依然保持着清醒。
她没有得意忘形,微笑着归为一句话:“都是陛下圣明。”
族人还想说什么,巴清一个眼神扫过去,眼神温和并不严厉,但是所有飘飘然的心态都被看得烟消云散了。
“我们站得越高,盯着我们的人就越多,你还嫌现在想抢我们生意的人不多吗?”巴清淡淡说道。
族人们齐齐一个激灵。
然后摇头的摇头,闭嘴的闭嘴。
是了,怎么忘记了,对手如狼似虎,原本就很多,现在天幕重视商业,只会更多。只要想抢他们生意,盯着他们的错什么都可以放大,还是谨言慎行,保住家里的生意为好。
【倮,史书称乌氏倮,乌氏是地区乌县,也是乌氏族名,是一位大牧主。】
【史书上关于乌氏倮的性别有所争议,有说她是女,也有说她是男。但是从争议和姓名上看,已经能看出,她是女子的可能性更大。】
嬴政微微挑眉。
乌氏倮的记录还不如巴清吗?后世连她性别都不知道?
不应该啊,他对贡献了大量牛马、直接提升了大秦军事力量的乌氏倮明明更加礼遇。
【因为倮才是她的名字,她失去了姓氏,与巴清一样。男子会失去自己的姓氏吗?
男子哪怕是罪犯,比如汉初名将英布,因受秦律被黥,又称“黥布”,但是在史书上也是正经被记下名字是“英布”。】
蒙恬立刻发现了重点,激动地看向嬴政:“陛下,又一位汉初名将!”
“汉初三杰”萧何张良韩信已经全归于大秦,连刘邦吕雉还有吕雉妹妹妹夫一家全部一网打尽,现在听到又一位汉初
名将,蒙恬觉得自己又有猛将了。
韩信虽然很有天赋,现在还小了点,最重要的,是已经被王翦老将军抢过去了。
蒙恬的意思很明白,他要英布!
嬴政点点头,也没让自己的爱将失望:“你去找人,找到了你带着试试。”
汉初名将,还上过史书,看来值得一提拔。
蒙恬顿时笑裂了嘴。
【其次,哪怕商人地位低下,也没有说以“某某氏某某人”来记载人名的,比如弦高,不从政不学儒,也是记载全名。还有更重要的,就是信息比较少,这种偏见与史料中对女性的记载一样,再大的功劳也因为性别只记录三言两语。】
弦高,正是那位诈骗了秦军的郑国商人,经商途中遇到秦国大军,故意诈骗秦军说自己是带着牛马来犒劳秦军。
他献出了12头牛作为礼物,秦军以为自己的袭击计划暴露了,选择了撤军。
而乌氏倮,史籍记载,说她的牲畜多到只能用“山谷”来进行计数的程度,即简单的头、匹计数已无法统计准确,只能以一条山沟里所有的牲畜为一个计量单位,进行统计。这些大量的牛马献给秦朝后,得到了嬴政以王侯的礼节尊重,说明献出的量相当可观。
还有一点,就是司马迁的态度。
司马迁的《史记》惜字如金,在专门记载商人的“货殖列传”中,独列小传者不到20人,其中春秋末至秦朝灭亡,仅7人有小传。这7人有范蠡、子贡等人,都记录了全名。
除了巴寡妇清与乌氏倮,以地区和氏族为姓。
史料里关于女子有明确的态度,先秦时期都是以地名、国号或者氏族为女子姓氏。比如著名的红颜祸水褒姒并不是名叫“褒姒”,“褒”是她的国名,“姒”才是她的姓名。褒国位于如今的陕西汉中。
【还有一种说法,因为乌氏倮捐给大秦大量的牛马后,被秦始皇嬴政授予允许上朝参政的权力,男子不能上朝,所以被认为乌氏倮是男子。
但是经过吕不韦之后,始皇帝真得想要培养下一位把持朝政的巨商吗?但是如果是女子,只是偶尔参与,就不存在把持朝政这种情况。】
【最重要的是,写史书的文人一般是以汉人的观念记载。但是,少数民族从来不缺女性首领!哪怕是要求女性缠足守贞的明清,女族长女土司女祭司从没断绝过。
而乌氏倮生活的地方,聚居着大量戎族,史书称他们为“乌氏戎”,乌氏倮是戎族人,从生活环境来看,我还是认为她是女性的可能性更大。】
天幕下,不同地区的少数民族有不同的观念。
有的少数民族比较贫穷,主要诉求就是要吃饱肚子,因此族人要求:“汉人就喜欢重视什么礼仪不礼仪的,有什么用?谁能让我们吃饱肚子,我们就相信谁。”
也有的少数民族民风彪悍,非常善斗,男男女女都精通骑射摔跤等,他们的族长选拔就是一场打斗,选出最强者,就是族长。
“谁更强,我们就
追捧谁。”这什么商人,还不如妇人忠心。
捐款就捐款,掺和什么政治斗争,想当下一个吕不韦吗?
刘彻立刻对卜式没了好感。
东郭咸阳、孔仅松了一口气,好了,不需要捐了。
.
而民间还没捐钱,刚刚有了想法的卜式,提前知道了自己的结局,一阵脸黑。
太子太傅是虚职,虽然可以教导太子,但是没有实权。
他给汉武帝捐了半数财产还被贬官,这岂不是代表自己权财两失?
卜式同样对刘彻没了好感。
这什么皇帝,还没始皇帝大气,人家始皇帝又是给捐丹砂的巴清修建怀清台、又是以封君之礼厚待乌氏倮,你刘氏果然是薄情寡义!
果然史书都是假的,都说始皇帝是暴.君,他觉得始皇帝对大臣比老刘家的皇帝好多了!
【说完商人,我们来说一说商业。】
西汉时期,全国共划分了6大商业城市:
长安时国内商业中心,也是同西域各国通商的中心;
临淄是齐鲁地区的大都会、商业中心,和纺织业中心,人口比长安多了10万户;
河南洛阳一向有经商传统,经济发达;
河东与河内地区最大的商业中心是邯郸,有“富冠海内”之称;
南阳的冶铁业非常发达,从业者与商人居多;
成都市巴蜀一带盐、铁、布等物品运输的交通要道。
除了6大城市,还有十几个中等城市,汉朝时期的城市商业已经非常繁荣。
【虽然大唐时期的坊市制度很出名,但是大汉时期,已经有了坊市制度。】
西汉时期,长安有9个市,6个市在道西,称为“西市”;3个市在道东,称为“东市”。
各市市内“市楼皆重层”,作为市官办公的地方,监察商贾货物买卖,因为上面会插上旗帜,也被乘坐“旗亭楼”;
城市四周设置围墙将住宅区隔离开来,类似唐朝的坊墙;
所有商贩只被允许在“市”内进行交易,市门有人把手,按时开闭,也与大唐长安一样。
为了方便顾客购买,市内的店铺按照商品种类有次序的一一排列,经营同类商品的商店,一家挨着一家,各自排成行列,称为“列”“肆”“次”“列肆”等。即使是小摊贩也要分类排列,坐着摆摊。
.
天幕放出一段视频,是后世仿汉制作的纪录片。
只见仿汉建造的商铺里,一条街卖的是同一种物品。
伴随着视线的移动,能看到这一条街道市门上挂着旗子,写着不同的名称。
卖柳条编织物的市,叫做“柳市”;
卖酒的市,叫做“酒市”;
卖陶罐陶器的市,叫做“瓦市”……
想要买牲畜,可以去“牛马市”,有活牛活马现场挑选,还有善于相马者等待着聘用帮你选马。
甚至想去买奴隶,也有“奴市”,有战败被俘虏、也有家人犯罪被贬为奴隶的奴仆……
大汉,依然存在奴隶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