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81 章 四大发明与工业革命11

【但是另一方面,绿皮火车也没有退休,并且专门为进城卖菜的菜农留下,车票特别便宜。】

陕西的秦岭深处,依然还有着看似已经被淘汰的绿皮火车。

绿皮火车的速度很慢,它的最高时速只有七十公里,比汽车还要慢,但是它非常受欢迎。

因为这趟火车,逢站就停,就是为了方便当地百姓。

三百多公里的路途,沿途多是国家级贫困县,火车故意开得很慢,是为了方便百姓能每站上下,方便百姓在火车上做生意。

——是的,这一趟绿皮火车其实也是移动的农贸集市。

车厢大门缓缓打开,农民们各自背着自己的货物上车:“卖鸡鸭咯!自家养的土鸡土鸭要不要?”

“卖土鸡蛋哟!是山里散养的土鸡蛋——哎哎别挤我,别把我鸡蛋挤破了!”

“卖菜!新鲜的小青菜!”

一片喧哗热闹的叫卖声,穿梭着各种背着背篓、提着菜篮子、用扁担挑着箩筐的农民,这正是农人最熟悉的画面,他们去赶集也是这样的打扮。

.

兄弟:“还可以这样?”

刚刚说过穷人坐不起的村民看得激动了,拉着兄弟:“你看,穷人坐的火车也不错,还可以卖菜咧!”

兄弟嘴硬道:“肯定很贵!”

谁知下一秒,天幕再次打脸。

.

一位穿着制服的列车员走了过来,有些人上车时没买票,需要后续补票。

提着鸡蛋的农妇问道:“车票多少钱?”

列车员问:“去哪里?”

“下一站就下。”

“一块钱。”

“哎成。”

又有提着鸡鸭来卖

的农人过来问列车员:“你们这里全程多长时间?”

“每天只发一趟哈,持续九个半小时,从早到晚。”

列车员颇为耐心地解释,“放心,坐到终点最贵也不到四十。”

农人点点头,觉得这个车票钱能接受:“那还行,我卖两只鸭就可以了。”

他干脆的掏出手机,给列车员扫码交钱,然后转身挑着满箩筐的鸡鸭继续去叫卖。

【每天,可以坐着高铁从房价更便宜的其他城市去繁华都市工作,也可以坐着便宜的小绿皮从乡下进城卖菜。】

镜头一转,又来到了城市中。

荆咕放出了一段采访视频,是采访住在杭州但是工作在上海的年轻女白领。

“上海的房价太贵了!我连厕所都买不起。”

对着采访者的镜头,女孩耸耸肩。

“还好,高铁多,我房子买在杭州郊区,可以骑着小电驴去高铁站,然后坐半小时高铁就到上海。”

女孩在昆山买的房子,离高铁比较近,走路6分钟,乘坐高铁17分钟就可以到上海,然后坐20分钟地铁再走路8分钟就到公司了。

采访者询问:“这么远辛苦吗?”

“坐高铁有什么辛苦的,又快又稳。”女孩洒脱一笑,接着变成打工人的苦笑,耸耸肩,“再辛苦哪有上班辛苦,还不是为了生计为了挣钱。”

说完,她等待的高铁已经抵达,她快速冲了过去……

.

此时苏辙很有同感:“是啊,京城的房价真得很贵,要是大宋也有这样便利这样快速的车,我也想住在郊区。”

北宋时期,京城的房价贵的惊人,苏家人从四川眉山搬到汴京后,一直是租房住。

苏洵做了十来年的官,在京城却没能置上房子,一直带着孩子们借住公署。

后来苏辙、苏轼的家眷搬到京城,公署里住不下了,苏洵才去赁了一处宅院,几l十口挤在一起。

嘉祐五年,苏洵带苏辙移居河南杞县,是租的房子;嘉祐六年,苏洵带苏辙回京闲居,还是租的房子。

后来苏洵找老乡范镇借钱,购买了南园,但是不到三年苏洵就病逝,两兄弟只能送父亲回乡安葬守孝。

等到苏洵去世后,苏辙儿女众多,经济压力很大,还是租的房子……

苏辙对此同样是不甘心,写诗道“我老未有宅,诸子以为言”,因为一直没有买房,孩子们也对此诸多抱怨,一直到年迈之后才在河南许昌买下房子扩建,安顿一家老小。

他的难兄难弟苏轼同样没好到哪里去,后来又是找范镇,帮忙卖掉了父亲买的南园,并且借贷80万文,才得以在宜兴买房。

【世界上首个第三方移动支付平台,是在美国先出现的。】

1998年,美国出现了applepay等大量同类型第三方支付平台继之而起,但当时的人们更倾向于选择信用卡消费,移动支付并没有得到大力发展。

但是华夏的支付

宝不同,不断地更新移动支付技术,推动了电子商务的同时还促进了生活更加便利,得到了海内外的认可,成为了移动互联网时代生活方式的代表。

.

荆咕去买菜时,顺带采访了一下卖菜的老奶奶:“阿婆,用手机付款会不会不习惯?”

“有什么不习惯的,我孙子帮我设置好我给人扫一下就行了。”老奶奶指了指自己的收款码,“那里有提示。”

正好有人来买菜,不断地有进账的提示音:

“支付宝到账10元!”

“支付宝到账3.7元!”

“以前有些缺德没良心的,看我老婆子眼睛不好,故意给我□□,卖完菜回家孩子们才发现是□□,我心疼的,气得胸口都是痛的。”老奶奶想起自己收到□□,现在还觉得心疼。

“现在有这就不用担心□□问题了。”

除了卖菜的老奶奶,甚至有西瓜摊上完全没有摊主,直接挂了一个纸牌:“自助购买。”

纸牌上还印刷了收款码,标明:“扫码支付。”

这西瓜摊旁边还有不少人在自助买西瓜,荆咕询问对方对自助买瓜的感受,买家道:“我觉得这样也挺好,我最不喜欢卖家总是介绍什么,西瓜嘛,我自己也会挑。”

说着,他就专业地开始对着西瓜拍一拍,敲一敲,听一听。

“你这有什么经验吗?”

不会挑西瓜的荆咕真诚地询问,买家顿时来了兴致,开始很真诚地与荆咕分享自己的“拍瓜经验”:

有得西瓜拍起来像是拍脑门,太硬了像没熟好的生瓜;

有得西瓜拍起来像是拍胸口,熟得比较高,很脆甜;

有得西瓜拍起来像是拍肚子,水分应该比较多。

荆咕:“你开一下试试。”

“这个保证甜!”

买家拍了一个合心意的,然后扫码支付,自己轻轻用力重重往下一落,摔裂出一条缝,再用力一掰开:“嘿!看,又红又水润,一看就甜得很咧!”

等到买家离开,荆咕看到旁边有人的西瓜摊上卖家一直在乐,故意走过去采访摊主:“真得有用吗?”

摊主咧嘴一笑:“瓜不熟我们挑出来卖影响口碑。”

“那你给客人挑瓜怎么拍的?”

“首先,表情要自信,要让客人相信这个瓜一定熟得很好很甜。”摊主露出自信的表情,对着荆咕一笑,“其次,随便挑一个。”

荆咕乐了:“哈哈万一不甜呢?”

“现在有甜度检查的仪器,还有各种不同的品种,瓜是甜的还是脆的,我们瓜农知道的最清楚。”

摊主咧嘴一笑,露出一个朴实的笑容,只是眼里调侃的精光怎么看都不那么老实。

.

古代的瓜农齐齐感觉学到了:“学到了!原来卖瓜也要技术!”

“天幕放了之后别人不会上当了。”

瓜农:“没事,我的瓜好,总有回头

客的!”

【到现在,

移动支付已经在全球190个国家普及。】

支付宝在境外有超过4000万的用户。

北达挪威朗伊尔城,

南抵阿根廷乌斯怀亚,都是属于支付宝的“领土”。

2017年6月时,在欧美、日韩、东南亚等30个国家和地区,支付宝已经接入超过20万家线下商户门店,涵盖了餐饮、超市、免税店、机场、退税等几l乎所有吃喝玩乐的消费场景,在地球村打造了一个无国界支付的“支付宝村”。

到2019年时期,这个数据已经增长到了190个国家!

不管你是美元、欧元、日元,也不管你是在澳洲体验潜水,去美国体验西部牛仔,在中东骑骆驼,还是在北欧滑雪……都可以用移动支付支付。

【当然,看到移动支付如此火爆,西方人自然不会放过这个赚钱的生意。

于是,西方各种移动支付也跟了起来,想要瓜分市场。】

【但是这个时候,华夏已经朝无设备支付进发。】

【首先得无设备支付就是——“刷脸!”】

荆咕放出几l个阶段的移动支付。

先是扫码,然后有了刷脸,甚至可以手机都不用携带,出门靠脸就可以购物。

而且人脸识别技术其实不是最新高科技产品,只是之前主要用于安保、刑侦、司法之类专业领域。2016年时,支付宝已经借助生物识别技术,开始尝试刷脸登录,现在各大端口已经普遍支持刷脸支付。

在不远的将来,人脸和其他生物特征的验证方式还可能用来登录、改密、支付,验明“真身”后就从此与你的基因写在一起,成为“偷不走”的密码。

而且现在已经有了指纹验证,虹膜验证,荆咕同样在天幕中展示一番,却没想到给古人带来了其他方面的启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