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想说:不!陛下我们做不到!墨家再厉害也不能无中生有!
但是顶着始皇帝强烈的视线,和其他百家看好戏的眼神,这句话开不了口。
他嘴唇张了又合上,让他直接应下,拿不出东西,也很要命啊。
还好嬴政自己也反应过来了:“哎。”
大秦距离后世太遥远了,技术上缺的太多了。
不管是茶叶,还是坦克,都好想要,但是都好难……
【大家知道坦克这个名字是怎么来得吗?
坦克是“tank”的音译,意思是“水柜”,当时的英国人研发出坦克后,为了瞒着德军,运输坦克到军队时所有的资料和称呼上都是以“tank”来称呼,加上英国人喜欢喝茶,坦克到来之后真伴随着新的茶叶和茶水,一时间还真被瞒天过海。】
“英国佬又运水柜了,真是离不开那什么鬼茶叶。”德军阵地,接受到侦查员传来的信息,士兵一阵嘲讽。
“喝什么茶叶,应该让他们多嗑点大.麻,喝的腿软了一两下就给干趴下。”
“哈哈,他们现在跟嗑嗨了有什么区别?”
嘻嘻哈哈的调侃一直到了索姆河战场,正在装甲车内开敌人玩笑的德军看到了对面英军突如其来的新型武器,震惊了:
“等等,前面那是什么鬼东西?”
但是他们还没来得及得到答案,就被坦克炸翻了。
当时的德军同样强势,虽然惨败,但是英军坦克有些不足,49辆坦克开向战场时路上就抛锚了17辆,抵达战场上后只有9辆突破了德军防线,双方撇下几十万具尸体,齐齐撤退。
“该死的水柜!”
战后,被欺骗导致了惨白的德军时候气到盯着当初搜集的情报,重重地一掌拍在桌上,“我们也要研究自己的坦克!”
【世界上最早的坦克是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出现的,由于战争的需要,首先由英国人厄内斯特斯温顿发明的,世界上第一辆坦克的外观呈现出一个标准的菱形形状。】
【在索姆河会战中,德国人被英国的坦克弄得灰头土脸。索姆河会战,也是第一次世界大战中规模最
大的一次战役。双方伤亡约134万人——天幕没有说具体的坦克研发时间,
也没有说索姆河战争的时间,
前面说第一次工业革命是乾隆年间,弘历听到荆咕连着讲,还以为一战就发生在第一次工业革命后。
当坦克在战场上,把大清都没有的装甲车炸翻时,弘历感觉,大清盛世的骄傲也随之一起被炸没了。
就算大清有四万万人口,面对这样的武器,能扛多久?
“陛下,现在还来得及。”平定了大小金川的将军、也是军机大臣的傅恒上前请命,“臣愿意去西方购买这坦克!”
弘历有些失神落魄地摆摆手:“先让人去打探西方消息,什么都不放过,无论是茶叶还是军事,越详细越好。”
他再也不能自大了,再自大,恐怕大清在他在位时就得亡国。
“等等,大清能看到天幕,这英国呢?”
弘历猛地坐直身体,不光是英国,此时大清同样有英国传教士。英国人知道了清政府外强中干,自己无比强大,岂不是会加快脚步入侵大清?
“不行,事不宜迟,立刻行动!”
【虽然不是直接联系,但是不得不说,英国研发坦克也有大清茶叶的一份功劳。】
【下到开坦克的战士,上到研发坦克的科学家,和当时支持研究坦克的丘吉尔,通通都是茶叶迷,在一杯又一杯的英式红茶的提神刺激下,完成了对坦克的研发和运用。】
【当时英国《泰晤士报》一位著名记者认为,英国在世界大战中的胜利部分归功于茶——正是这一杯杯浓茶伴着丘吉尔等人在办公室度过一个个不眠之夜,并让千千万万平民百姓战胜了沮丧、绝望、饥饿和寒冷。】
【目前英国的坦克保留了这一传统,内部依然可以泡茶,我们看电影时就可以看到士兵在坦克内部休息时间喝茶的场景。】
天幕放出了一战影视剧的片段:
电影里,士兵一家刚搬家,邻居友好地邀请新邻居去自己家喝茶;
回到自己家中,早上刚起床,妻子递来一杯红茶;
战争爆发后,议员演讲时,士兵一边买报纸,一边走向街边的茶水亭,买茶站在茶水亭里看报纸,与其他人讨论后决定去参军;
入伍后,老兵拍拍他的肩膀,告诉他茶水间的位置。
士兵分配到了坦克里,训练之余,依然可以喝茶。
甚至到了战场上,休息等待之余,还可以在坦克内喝茶!
.
清朝的士兵们羡慕了。
“国外的士兵待遇这么好吗?在军队竟然还可以喝免费茶水。”
“别想了,我们能跟别人比吗。”
士兵们自己都不抱希望时,上面却传来了好消息。
“陛下有令,日后大清军队也会配备免费茶水室。”
得到上面新命令的将军也是喜气洋洋,有这一个征兆,日后武将和士兵的待遇定然会慢慢改善。
“茶叶以本地红茶为主,若是喜欢其他地方的茶叶只能先忍忍
了,官家说了后续会继续研究。”
虽然没有那么讲究的茶具,但是光冲着天幕说得提神和精神安慰,对士兵来说已经很有用了。
因为就在京郊,这一队士兵得到了的茶叶是最快的,但是其他各地也得到了同样的消息,各地茶政茶马司都在反应。
士兵们不可思议地看了看,直到将军现场命人给所有人泡茶才齐声高呼:“多谢陛下!”
军营里是有热水的,伙头兵专门拨人负责泡茶一事,如同天幕里的“烧茶妇”。
将军特意警告:“尔等也看到了天幕,知道天幕和陛下对茶有多重视,若是知道谁想贪污茶叶,在这上面弄虚作假,什么后果自己想象。”
不夸张地说,军营哗变都有可能。
伙头兵小官吏连连道:“不敢,卑职不敢!”
他又不傻,要捞油水也不是在这么要命的事情上捞。
将军哼哼一声,自己端着茶走了,还要忙着给陛下写奏折回复此事。
弘历在皇宫里对着桌案上的奏折冥思苦想。
大清不再需要用茶换战马,而且如今的武器以火器为主,火器再厉害也离不开优秀的战士,先用茶叶拉拢将士,应该能唤起他们的忠诚吧?
【茶叶为英国人带来了财富,带来了胜利,也带来了新的战争】
【这就不得不说提到两次因茶叶而起的事件:一个是由波士顿倾茶事件引发的美国独立战争,一个是英国试图以鸦.片谋取华夏茶叶而引发的鸦.片战争。】
1773年,英国颁布《茶税法》,允许东印度公司直接将茶叶运到北美销售,使得茶叶价格大幅度降低,走私茶叶失去了利益,殖民地商人便开始共同抵抗英国的茶叶和法律,最终在1773年12月发生了著名的波士顿倾茶事件。
“倒了!”
由殖民地茶叶走私犯化妆成印第安人,闯入东印度公司,把茶叶全部扔进大海。
英国议会为了惩罚和压制殖民地反抗,1774年3月通过强制法令,更为严厉地剥夺殖民地人民的政治和司法权力。
最终导致了1775年4月18日,莱克星顿打响了北美独立战争的第一枪。
【这仅仅是一个开始。】
英国完成工业革命后,需要一个广大的市场作为货品出口地,而当时的大清达到了人口巅峰,在英国眼里看来,是一个广阔的市场,正适合倾销。
彼时,华夏的茶叶、丝绸、瓷器等奢侈品在欧洲市场十分受欢迎,尤其是茶叶,不得不从大清进口海量。
但是英国的羊毛、呢绒制品在自给自足的华夏市场并不受欢迎,当时的清政府处在贸易顺差,盈利大于亏损。
英国在殖民地收获了大量的黄金,开始实行金本位货币政策,但是清朝以白银为货币,与清政府的所有贸易都需要用银两折算,让英国人不得不购入白银用来贸易,再次亏损。
税率方面,清政府对英国的入口货需要抽百分之二十的高税
率,使英国大为不满。
英国人希望当时的清政府能开放贸易,多次派遣使者觐见乾隆皇帝,想要大清开放通商口岸,于是有了乾隆皇帝对英国使者傲慢的那一幕。他认为大清是天朝上国,什么都不缺,不需要开放通商。
但是英国人怎么会满意?
于是,从明朝就被当做上层“奢侈品公众展示它的工作状态时表现良好,很快蒸汽机被批量生产,从此机器大规模进入人类的生产领域,工业革命的大幕也随之缓缓拉开。】
【让我们看看,乾隆这时候在干什么呢?】
乾隆四十一年,乾隆皇帝终于平定了大小金川之乱,这一场叛乱持续了29年,耗尽了祖辈的积蓄,但成全了“十全老人”的名号。
天幕上,放出了影视剧里的乾隆,浮夸的自吹自擂:“朕不愧是十全老人!”
和珅配合地拍马屁:“大小金川算什么,还不是臣服于陛下的龙威!”
“哈哈哈哈,还是和珅你会说话。”
“陛下,如此功绩,自然需要记录下来,不如让大学士……”
“嗯,朕的功绩史官自然会记录,朕倒是对前朝的历史很感兴趣。”
“不如陛下编纂一套前朝历史,以供大家瞻仰?”
弘历龙心大悦:“好主意!”
.
朱元璋看到这里感到眼前一阵窒息:离朕的大明远一点!
编写前朝史书有史官来,有你个皇帝什么事!
但是乾隆表示,听不到,不听,不听。
年初,乾隆命人编了一套表彰明末忠臣的书;
年尾,乾隆再次整顿删减了一批不太符合自己品味的文化著作。
在朝政之事上,忙于在史书上涂涂改改删删减减;
在私人之事上,忙于在名人字画上盖章啪啪啪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