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4章:回到地球

大小姐的贴身杀手 欢欢 2290 字 11个月前

师生自是不用说,一方出钱读书,一方拿酬劳教书,不出意外,各司其职,在道德上谁也不见得比谁高,这是新时代的师生关系,乍一听好似很不近人情,然而事实尽是如此。

而门徒则不同,所谓门徒,既门人弟子,古时候,读书人拜老师大多为门徒,这种关系则要严谨的多,一旦拜了一个师傅,成为他人门生,则是双方都要牵连负责的,若学生将来犯事,老师也许要落个治学不利的罪名,若老师犯事,学生更是可能跟着倒霉被牵连,所以,学生不敢随意拜师,那些秀才举人甚至进士也不敢随意收徒,这种关系最出名来自于孔子三千门生,当时的三千门生可不像是今天,那是真正意义上的桃李满天下了。

还有所谓家徒,这种关系多在民间百姓,何谓家徒,很简单,拜师如父,彻底融入师傅那个家庭当中,成为一个团体,这叫家徒,在九族之内还要靠前,所以若师傅或徒弟犯了重罪,诛九族这关系是打

死也洗脱不掉的。

上个世纪初,京城,津门等地就极流行这家徒的关系,其中天津又最盛行,那时天津是大商埠,也就是指的与外国通货,商业发达的城市,这一通货则好说,单单这码头上,能人奇人就不少,一顿饭能吃十七碗的,放在这儿都不算奇事。

所以,那时的津门可谓是鱼龙混杂,卧虎藏龙,从码头到戏班,从戏班到衙门,能人无数,这些能人们自然是有本事的,各有各的专业,有人写状写的好,有人则酿酒技术超人,还有钓鱼单单就钓鲤鱼的,盗窃的,说相声的,唱京剧的,个个都是有本领,这家徒,就是这些能人们维系关系的一种方式。

这家徒也称儿徒,只因人们本领都不外传,要么传给儿孙,外人想学,那就得拜师,一日为师,终生为父,这才肯将本事传授出去,还有吝啬的,到死才将最后那一招传给徒儿,就传言有个厨子,有一招压箱底的功夫未传给徒弟,临死前,这才告诉徒弟,说油太烫,不可以用手去捞,你说着气人不气人,可偏偏,这做人徒弟的,就得受着这个,否则那就是

大逆不道。

这事只能说两个事,一是那师傅并不吝啬,该教的本事,都还教了,二来则说,有时这师徒情分,说深也深,说浅也浅,都说封建传下来的死规矩害死人,当时却也不是没有道理,可现如今看来,规矩还是要有的,规矩可以让人有人性。

不像是有人说,物质让人文明,资本使人进步,要较真来说,资本才真是让人回归野性,为了钱,规矩不要了,人性也不要了,自然是什么事都敢干了,欺师灭祖的事儿现如今更是时有发生。

就像那电影霸王别姬的程蝶衣一样,到了那年景,这大老板,却教徒弟的一句话,让他心灰意冷,万念俱灰了,师傅打徒弟,在从前,那叫天经地义,她幼年时,自也是没少挨过班主师傅的毒打,可到了程蝶衣这,为何就行不通了?

只因这规矩破了,没人守了,世间一切皆有个数,师傅打徒弟固然是一种虐待,可大破之后,却无大立,难怪乎有人说,礼崩乐坏了。

人们总说,人有钱了才讲精神,才树新风,

才懂礼貌,然而这资本只能将人退化成为野兽,野兽见了异性的就想交配,野兽见了肉就想吃,那顾得着其他生命?

现如今这野兽之风日盛,人们表面讲文明,有追求,可背地里,背着妻子丈夫偷人的事儿不少,胡搞瞎搞,弄的大家最后头顶绿油油,这就是不讲信用,有的时候是人,有的时候又是兽,这着实令人匪夷所思,这世风,谁还愿相信他人?

更有为了钱,去做那不忠不义的事,还乐呵呵自以为了不起,当真是古往今来见了鬼似的人物,当今却层出不穷,久了也就见怪不怪,都当是常事,人却越活越像野兽了。

说透了,资本当真令人鬼迷心窍,哪还有什么君子固穷,安贫乐道,见着他人挣了钱,双眼就现血光,恨不得他人平地高楼起,高楼又塌了。

这样的人可谓比比皆是,怕是再也回不去那守着道义,就能过好一辈子的时候了。

人都得活着,活着就得靠资本,就得向兽性低头,再大的本事,也逃不出这怪圈,最终人性驾驭

兽性,还是兽性战胜人性,这一切都还未可知,指不定人最好的状态,就是半人半兽的活着呢?

而苏尘此念一闪而逝,却不觉自己要向兽性低头,他要做个纯粹的人,做个纯粹的人,自然是要有始有终的。

师傅起身,带着他离开了黑水玄冥星,上了核心母舰之后,师傅却对他道别了。

“你我师徒缘分还未尽,不久便有再见之期,今日分别,且赠你这一锦囊,若遇到万分难以解决的事,将此锦囊打开,一切便都迎刃而解了。”

苏尘闻言,当即十分恭敬的将锦囊接过,贴身藏好之后,便到:“师傅,您要去哪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