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二章 燕海之变

护国令 风吹紫阳 1740 字 11个月前

()“禀陛下,北境燕海欲南下扰我雁门,此番燕海,是冲着我宁武长城来的。陛下,臣认为应选上将出兵朔州,击退燕海贼军,还我晋地安宁。”兵部尚书奏完,便退回列中,等候皇帝审议。

太宗沉思了一段时间,抬头看了看袁敬先:“袁侯可有对策?”

袁敬先迈出臣列,回应太宗:“依臣看来,孙尚书此言实乃肤浅末学而已。”说完还大摇大摆地看了兵部尚书一眼,而兵部尚书把头埋低,不敢言语。

太宗脸色不佳:“朕想问,袁侯,可有对策?”

“臣有。”袁敬先毫不客气,看了一眼站在旁边的卫磐:“这燕海以游牧为主,所仰仗的自然是万马奔腾的骑兵,而放眼我北部要塞,唯宁武长城最坚,天下城关,也属雁门为首,这燕海与我大齐接壤千里,单单袭我雁门,与理不通啊。”

“若燕海正是觉得我们有这样的想法,反其道而行之呢?”太宗反问。

袁敬先拱手回应:“那就可用围魏救赵之策,从燕州发兵,出涿鹿长城,伐上谷,雁门之围可解。如今朔州之地只可守不可攻,因为朔州依附于后方的晋、潞两州,潞州遭难,朔州供给不足,如若发兵,必遭怨言,想必燕海此番南下,也是知晓了潞州之事,欲借民变,寻求利益。”

虽然袁敬先狂妄,但是确实拥有着非凡的军事才能,只可惜袁敬先平生只服先帝一人。

“那,众卿认为,选谁为主将更合适啊?”太宗环顾众臣。

“微臣不才,愿为陛下平定此乱。”卫君棠向前一步,主动请缨,这让卫磐眉头一皱。

而这时袁宗玺也站了出来:“微臣也愿意为陛下征讨燕海。”

“陛下。”此时又有人站了出来,那便是九黎王叶烛阴:“小王来此就是为了助陛下北伐的,北伐之时已到,小王愿领兵北上。”

“恐怕不妥吧,九黎王虽有齐人之心,但是终究是外国之主,统领我国之兵,容易招人闲话啊。”果然,袁宗玺率先发难:“而且,中山世子勇力自然是万人之敌,但是小小的潞州太守都能让世子中计还险些丧命,恐怕也难担此大任啊。”

“犬子确实愚钝。”卫磐出列发话,袁宗玺见卫磐出列也不再言声。

卫磐见袁宗玺不说话,于是自己继续说:“陛下,臣之犬子这月廿八成婚,恐怕无法为国分忧了,还望陛下恕罪。”

太宗刚要说话,卫君棠却开始争论:“如今国遇外敌,举国上下应当同仇敌忾,微臣之儿女私情,不足为道,更何况我身为皇族,更应该身先士卒,还望陛下恩准。”

而此时,卫磐面色铁青,几欲爆发,而站立一侧的章崇也是表情严肃,沉默不语。

太宗缓缓起身,众臣缄口。

“朕,将御驾亲征。”

“!”所有大臣开始议论纷纷,毕竟皇帝亲自出征风险极大。

“陛下……”章崇想要阻止太宗这个想法。

太宗抬手示意章崇不必再劝:“朕意已决,众卿不用再劝了,世子。”卫君棠听到太宗喊他,他立马拱手候旨。

“洞房花烛,也是人生一件大事,听皇叔的话,而且,朕需要你来管理京。”太宗

竟然将戍卫京城的大任交给了卫君棠。

卫君棠受此大任,也不敢再和太宗争论,只好领命。

“皇叔先给世子办完婚礼,然后朕需要皇叔坐镇中山、赵两地,保障北伐军后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