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抱薪救焚

香笙 页北斗 3831 字 11个月前

()这年春天,临近清明,几天来的一个好天气,苏太太家摘了几篮子艾草准备做清明果也就是客家人俗称的艾米果,前一天使人拿贴子来,邀请李老爷李太太明日一家来坐。

第二天恰是艳阳高照,花红柳绿,李太太心情甚好,右边由丫头霜儿搀着,左边还牵着四岁大的崇善。崇善不肯老实,走几步要蹲下捡石子,或者看中路边树上的青虫鸟儿,要驻足看一会儿,过不了多久要丫鬟背,闹得李太太只好放开他。

李老爷走在前首,李太太与霜儿随其后,接下来是崇文、崇孝、崇义几个,水仙和绿萍走在一处说笑,崇善由贵卿背着,落在了最后头。众人过街,进了挺气派一座门楼,中间一条宽阔平坦大道,两边种着好些遮天蔽日的老槐和香樟,隐现在树叶后边几幢蓝蓝白白的洋房,连着走过了三两家,苏太太穿着一件灰呢斗篷,和一位管家早已等在门首,将众人迎了进去。

前院里种了些美人蕉、夹竹桃,院偏角落上白栅栏围着一棵高大的杏树,开满微粉的小花,左边转角一处葡萄架下置着两张青白雕花藤椅。苏太太领着众人走过气派的白底蓝道石阶,进了客厅。

客厅下铺着暗红五菱图案纯毛地毯,正中三具丝绒沙发,大理石茶几,米黄粉墙,镶金边瓷罩洋灯,镂空挂式屏风隔断,乳白色实木圆桌,十张配套的椅子,角落一盆富贵竹,对过的滴水观音看似很随意地摆在地上,墙头挂两小一大三幅抽象画,像随便一个什么人打翻了颜料盒。通往后花园玻璃大门前,蜷着两副梅红厚呢窗帘,内里白蕾丝纱幕。

崇文随着父母在沙发上坐下了,目光还在四处打量。崇孝崇义却坐不住,跑出前院去了,水仙和绿萍由苏家一个叫天青的丫头领着,走过一段铺着方砖的甬道,到茶房帮忙。

崇善由大哥崇文揽着,玩茶几上一个雕着狗头的烟灰缸。不一会儿,苏太太煮了咖啡出来,因李太太怀着身孕,特别给她预备了热的牛奶,崇善喝了一口咖啡,却皱着眉头喷了出来,李老爷嗔怪他,贵卿蹲下去用袖子擦地毯上的咖啡渍,苏太太忙说没事。崇善觉得很无趣,便摇摇摆摆出了院子,找两个哥哥去了,贵卿在他身后跟着,寸步不敢离。

崇孝崇义两个正摘那美人蕉的花儿,一朵一朵拿在手上,吸那花里面的甜汁液吃,崇善看见了也闹着要,崇义给了他一朵吸过了的,他拿在嘴里吸,半天吸不出来蜜,便哭闹起来,崇义则哈哈大笑。贵卿劝不住,便对崇义道:“这些穷人家孩子的玩法,你们跟哪儿学的?好不好我告诉老爷去!”崇义便给了他一朵,崇孝干脆把手里边的花都给了他,崇善才呵呵笑了起来,两个人绕着房子跑到后院去了。

崇善玩了一会儿花,玩腻了把它们通通丢在地上,闹着要贵卿背他去找两个哥哥。

房子后面是个小小的花园,绿草坪上一座架空白漆秋千,高高木架上挂着一排红红黄黄紧蹙的丝绒花,是藤制的吊链,崇孝崇义两个正坐在摇篮里嬉闹,谁也不肯下来推,见贵卿背着崇善来了,喊贵卿在后面帮他们推。

此时,水仙和绿萍正在厨下帮忙,一个人负责清洗艾草,一个人负责将洗好煮过的艾草剁成泥。苏家两个厨娘,一个年龄大些叫做陈妈妈的,负责炒腌菜腊肉馅,另一个同水仙绿萍一般年纪的小妮子名叫珍儿的,就坐在长桌前揉面,她对过还另坐了一个中年女人,戴着长长白白的大高帽,只管坐在那里抽烟。

过了一会儿,天青进来,将那戴白帽子的女人叫了出去。

绿萍停下手中剁艾草的活,转过身来问珍儿道:“珍儿,你说那个白无常是谁?”

水仙蹲在地上洗菜,这会子也关了水,抬起头来说:“对呀,我也想知道。”

珍儿笑说:“她是我们太太新近请来的一个专做西点的厨子。”

绿萍道:“哦,我还以为她是你家太太请来的姑奶奶呢!”

几个人都笑了起来,连陈妈妈也笑,并且说:“她自己原也是这么想的。”

珍儿道:“你们别小瞧了她,我们太太可看重她呢。一般人家来还吃不上她做的菜,要像你们李老爷太太这样的大客来了,才请她来!她一个月难得做一趟活,拿的可是薪水!”

绿萍啧啧道:“你们家太太可真有钱。就是不知道你们家老爷是做什么的?”

珍儿向四下处望了望,低声说:“我们先生是市里面有名的医师,连市长看病也找他。”

水仙若有所悟:“哦,原来也是医生。”

“那不一样,我们先生是西医!”

绿萍道:“晓得,你们李家上上下下,连一个漱盂也是洋货!”

大家又笑将起来,珍儿捞起一捧面粉,往她身上脸上扔过去,一边笑道:“赏你一把洋面粉!”

这时,天青端了两碟糕点酥饼上来,李太太叫崇文去叫三个弟弟,崇文手里拿着一块绿豆糕,站起身来,天青向隔断后边的落地门帘努了努嘴,示意他弟弟几个在那面。

崇文向她拜谢过,往那门边走。外面太阳光经过那玻璃门,透过隔断的镂空洒将下来一地光晕,他觉得很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