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悉,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沙面于清咸丰十一年(1861年)沦为英、法租界,代替了从前十三行商区的地位,粤海关、各国领事馆、银行、洋行等均在沙面落成。
半晌后,步行的二人经过一德路时,见在总督府的遗址上正兴建着一座教堂。
第二次鸦片战争刚开始没多久,当时的两广总督府便被夷为了平地,后来法国人在这里准备兴建一座天主教堂,而此时该教堂还尚未完工。
凌天见广州城这些年来变化万千,真可谓是物是人非,沧海桑田,因而内心不由自主地有了种怅然若失的滋味。
感叹完后,平静下来的凌天又带着女儿凌罗去了不远处的珠江岸边吹吹晚风。
好在这里依旧是天字码头所在地,只不过此处在战火的摧残下已不似往日那般繁盛,可有一点值得称道的是,洋人的战船已经撤退,珠江两岸也没了紧张的气氛,江面也基本算是恢复了昔日的商贸往来。
凌天也算是于万变中找到了些许安慰之感,看来千变万化的时代里也有东西是不变的。
风雨洗礼后,这些沉淀下来的文明经受住了考验,因而如今看起来更加坚定,更加从容...
这里有着凌天儿时直至少女时代许许多多的美好回忆,正当她追忆往昔、思绪翻涌之际,女儿凌罗却突然踮起了小脚高喊一声道:“娘,你看天上的月亮又大又圆,好漂亮啊!”
的确,顺着凌罗指尖的方向凌天瞧见一轮圆月高悬于天幕中央,似一盏明灯,在云中穿行,将淡淡的月光洒向了人间...
如此绝景良时应为团圆时分,好在凌天身旁有女儿凌罗相伴,二人相依相偎,亦是一种别样的温暖。
这一刻,凌天将女儿的手握得更紧了,她决心不再追忆过往,将从前放下,勇敢地淡然前行。
离开了码头后,天色已晚,凌天带着凌罗准备回到此先下榻的良友客栈中。
母女俩路过永清街时,途径了一家名为“兴和”的商行,忽然间,凌天大感迷惑,好似坠入雾海一般。
兴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