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酉年(1837年),赵清阳七岁:妹妹出生了,父亲和娘亲都很高兴,尤其是父亲,很少见他在我面前这样笑过,但他抱着妹妹时却慈祥和蔼极了。
这一年,我终于可以上学堂了,妹妹却总是在家里哭哭啼啼的,可父亲却依然很喜欢她,去了学堂真好,不用听见妹妹的哭闹声,也不会被父亲无端斥责打骂。
乙亥年(1839年),赵清阳九岁:不知道为什么父亲和娘亲今日又吵架了,而且还吵得很凶,娘亲抱着我哭的很伤心。
外公的身体也一日不如一日了,据说跟朝廷硝烟影响了洋行生意有关。
不知因为何事,外公已经病重,父亲竟还要与他争执,娘亲一怒之下乘着轿子带我离开了家门,可不知是何缘故她却没带上虬枝。
我和娘亲俩到了一个姓赵的叔叔那里,他对我们很好,可没过两天,听说外公病危,娘亲没办法又只得带我回家去了。
读到此处时,洛鸿勋不由得不联想到吴承昊前些日子提到的那桩赵府逸闻,如今看来确确属实。
于是,洛鸿勋急切地想要知道后续故事,所以兴致倍增的他继续认真地翻阅了下去。
庚子年(1840年),赵清阳十岁:外公、外婆相继去世了,英国人打进了广州城,据说死了很多人,那景象真是惨烈极了。
未羊年(1847年),赵清阳十七岁:终于长大成人的我正式进入了洋行工作,众人待我皆十分友好客气,我从中也受益匪浅,学到了很多新知。
已酉年(1849年),赵清阳十九岁:娘亲向来喜欢听戏,前些日子永清街的戏台垮塌,据说半个月后总算是重新搭建完毕了。
这一日,五月初五,娘亲带着连姨一同去听戏,我答应她今日尽早完工,之后便也过去陪她看戏。
可万没料到的是,我刚到戏场那脚跟还没来得及站稳,就见到戏台附近一片混乱,好像是有根台柱折断了。
紧接着,整个戏台“轰”的一声垮了下来,而娘亲就在离我不远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