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子在这样的风平浪静中逐渐地走了过来,可董卓注定不会是一个安静的人。
在俱乐部层面的改革完毕之后,他又将大刀伸向了国家队。
原来国足的机制很简单,那就是有赛事的时候,由足协公布国家队名单,球员报到后集训然后参加比赛。等到比赛结束了,各自回到俱乐部。
不仅仅是中国队,全世界所有的国家队基本上实行的都是这种制度,理论上这应该是相对比较成熟的一种机制了。
然而这一次,董卓又有惊人之举。
成熟的未必就是最好的,这是董卓的观点。这种机制更多的是要照顾俱乐部的利益,因为从根本上来说,球员是俱乐部的财产,所有权是归俱乐部的。
可董卓要打破的就是这种机制,他直接成立了国家集训队。
同样是按照23人的人数在国内球员中选拔,但却是一改之前松散的管理方式,而是让所有人都集中到一个固定的基地内进行长期集训。
在中超联赛进行期间,国家集训队作为一支额外的队伍参加比赛,不参与最后的排名,但对手在他们身上获得分数依然有效。
而在联赛休赛时,则将训练营安排到国外,由足协联系国外俱乐部队或者国家队进行训练比赛。
对于选中的球员,按照国内球员在俱乐部的最高薪资标准,由足协统一支付工资。对输送球员的俱乐部,则由足协按照球员转会市场价给予补助。
如果球员被国外俱乐部看中,则足协将无条件放行。当球员有因为留洋或者伤病等原因长期缺席的,足协将继续补足23人名单。
当然,这个名单也不是固定不变的,足协可以根据球员的表现随时进行更换,原俱乐部在收回某名球员之后,只需要支付给足协原补助费用的一半即可。
不过有一点可以保障的是,只要入选过国家集训队,这名球员退役后便可按照国家队队员的标准,由当地体育局进行合理的安排,也算是解决了球员的后顾之忧。
这种集训制度一出,全国哗然。
纵观其他运动项目,加入国家队之后到国家队训练基地报到是很正常的事情。但即便是这样,这些运动员也是归属于各地,并非像国足这样跟签了卖身契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