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色透明。2、紫水晶(amethyst):紫色透明或半透明,加热可脱色。3、蔷薇石英(rosequartz):浅玫瑰色,致密半透明。4、烟水晶(okyquartz):颜色或褐色透明异种。成色原因是在辐射线作用下,si被al代替,是四面体产生顺磁中心缺失引起。颜色进一步加深就成为墨晶(blackquartz)。5、黄水晶(citrine):黄金色或柠檬黄色。
长石是地表岩石最重要的造岩矿物。长石是长石族矿物的总称,它是一类常见的含钙、钠和钾的铝硅酸盐类造岩矿物。
长石是一种含有钙、钠、钾的铝硅酸盐矿物。它有很多种,如钠长石、钙长石、钡长石、钡冰长石、微斜长石、正长石,透长石等。它们都具有玻璃光泽,颜色多种多样。有无色的、有白色、黄色、粉红色、绿色、灰色,黑色等。有些透明,有些半透明。长石本身应该是无色透明的,之所以有色或不完全透明,是因为含有其他杂质。有些成块状、有些成板状、有些成柱状或针状等。
富含钾或钠的长石主要用于陶瓷工业、玻璃工业及搪瓷工业。含有铷和铯等稀有元素的长石可作为提取这些元素的矿物原料。色泽美丽的长石可作为装饰石料和次等宝石。
长石在地壳中比例高达60%,在火成岩、变质岩、沉积岩中都可出现。长石是几乎所有火成岩的主要矿物成分,对于岩石的分类具有重要意义。另有同名药物。
长石的类质同象替代很发育,它们的化学组成用常用orxabyanz(x+y+z=100)表示。or、ab和an分别代表kalsi3o8、naalsi3o8和caal2si2o8,3种组分。以某二组分为主,可划分为两个类质同象系列:碱性长石系列(即or-ab系列)和斜长石系列(即ab-an系列)。or与an组分间只能有限地混溶,不形成系列。
长石的硬度波动于6-6.5,比重波动于2.,相对密度2./m,两组解理完全。性脆,有较高的抗压强度,对酸有较强的化学稳定性。钾长石颜色多为肉红色,也有灰和白褐色。钠长石为白,灰及浅黄色。钙长石为白色或浅灰色。
长石的基本结构单位是四面体,它由4个氧原子围绕一个硅原子或铝原子而构成。每一个这样的四面体都和另一个四面体共用一个氧原子,形成一种三维的骨架。大半径的碱或碱土金属阳离子位于骨架内大的空隙中,配位数为8(在单斜晶系长石中)或9(在三斜晶系长石中)。
长石晶体多数主要呈板状或沿某一结晶轴延伸的板柱状。双晶现象十分普遍,双晶律多达20多种。常见的有钠长石律、曼尼巴律、巴温诺律、卡斯巴律和肖钠长石律双晶。它们分别存在于三斜晶体或单斜与三斜晶体中。
长石常见乳白色,但常因含有多种杂质而被染成黄、褐、浅红、深灰等色,有的还可具有美丽的变彩或晕色。有两组完全解理,其夹角90°。比重在2.55~2.75之间,随成分中an含量增高而增高,随or的增多而减少。莫氏硬度为6~6.5。
地壳中最常见的矿物就是长石,甚至在月球上和陨石中也常见到它们。在地下15公里深度的范围内,长石所占的地壳总重量竟达到60%。长石是构成火成岩的主要成分,在变质岩和沉积岩中也很常见。长石一般在火山岩和变质岩中存在的长石都很小,只有0.1~10毫米。在斑岩中可达5~10厘米,而在伟晶岩中有的可达数十米。长石是陶瓷和玻璃工业的原料。有的长石具有美丽的变彩或晕色,可被用作宝石的材料。
角闪石族矿物的总称,角闪石属闪石族中一员。镁、铁、钙、钠、铝等的硅酸盐或铝硅酸盐。与辉石族形态、组成相近,而以含oh为区别。单晶体比较常见,为长柱状,横切面为六边形。集合体常呈纤维状。绿黑色或黑色。玻璃光泽。硬度5.06.5。发育平行柱状的两组解理,解理夹角为56°。
角闪石这个名称来自源于德语,是矿工的术语,horn可能指号角的颜色,blende意思是欺骗者。这种矿物呈黑色,并发光,属于含金属矿物,可其中并不含有价值的金属。
据晶系可分斜方角闪石、单斜角闪石和三斜角闪石亚族。单斜角闪石更多见,斜方角闪石亚族主要有直闪石和铝直闪石(gedrite);三斜角闪石亚族主要有散斜闪石
主要的有透闪石、阳起石、普通角闪石和钠闪石、蓝闪石等。是含(oh)的镁、铁、钙、钠、铝的链状结构硅酸盐,类质同象普遍。晶体呈长柱状,集合体呈粒状、纤维状、放射状等。一般为深色,从绿色、棕色、褐色到黑色。玻璃光泽。硬度56。两组发育中等的解理面交角为124°和56°。密度3.03.5。直闪石、钠闪石、透闪石、阳起石有时呈具丝绢光泽的纤维状集合体,统称为角闪石石棉,是工业上的绝缘、绝热材料。隐晶致密块状的透闪石、阳起石为软玉,是工艺美术品材料。角闪石是分布很广的造岩矿物。
普通角闪石是分布很广的造岩矿物之一。在火成岩中,尤以中性岩中最为常见,是其中的最主要暗色矿物。在酸性火成岩和正长岩中普通角闪石常为黄绿色;中性岩中以黄绿色为主,但也有褐色角闪石;镁铁质和超镁铁质岩石中多为褐色角闪石。在区域变质作用中,普通角闪石也有大量产出。变质岩中角闪石的颜色与变质作用的强度有关,一般情况下,较低级变质岩石中多蓝绿色角闪石,而中高级变质岩石多褐色角闪石,黄绿色角闪石分布较广,在不同变质程度的岩石中均有产出。在区域变质作用中,普通角闪石也有大量产出。
普通角闪石为角闪石群矿物中最常见之矿物,化学成分主要为2-35[8o22]2,属单斜晶系的双链状结构,长柱状近乎不透明之晶体,其横断面为菱形的六边体,集合体常呈粒状、针状或纤维状。外观为绿黑至黑色,但条痕则为浅灰绿色,具玻璃光泽,且两组柱面解理完全,交角为124°和56°,此点可用来与辉石两组几乎呈现直交的解理面作为区分。摩氏硬度5-6,比重3.0-3.4。角闪石于变质岩及火成岩中极普遍存在,多由富含铁镁矿物的岩石变质而成,在作用发生时,常有硅铁镁等物质加入。(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