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亲的日子一旦定下来,时间就过得飞快。
转眼祭了灶神过了年,就到了正月十五上元节。
工部尚书奉了皇帝的命令,为了公主府的修缮装饰,忙得连年都没好生过,更别说这上元佳节了。
直到上元节这一日,柱国公府和公主府各处才算是诸事齐备。
工部尚书这才被皇帝派来的监工放回了家,跟一家人团圆。他就忍不住在家里吐槽卫襄:
“这卫襄也真是的,都等了这么多年了,就不能再等等么?非要坑得人连个年都过不安生!”
尚书夫人赶紧就捂丈夫的嘴:
“你可别胡乱说话,小心皇上听见了怪罪!再说了,这里面的事儿你都不知道,哪里是卫襄等不得,明明是柱国公太夫人等不得!反正你好好把这桩差事干好了,皇上看重,两个国公府那儿也记你的情!”
工部尚书想一想,也点头:“你说这话有道理。”
这一个多月以来,别人不说,光是柱国公本人对他的态度都相当好,从前那么一个冷冰冰的人,每次遇上他,都会露出几分和煦的微笑,让他倍感荣幸。
工部尚书越想越高兴:
“对了,大家不都说卫襄和柱国公是去修仙了吗,上次城东茶馆儿那条街着火了,还是护国公主给灭的火呢,你说咱们要是把他们恭维好了,会不会给我颗仙丹啊什么的,让我也跟着延年益寿?”
“行了,想得美吧你,真有仙丹,人家不会给自己爹娘啊,给你?”
尚书夫人白了他一眼,算是彻底打消了尚书大人的痴心妄想。
但是整个长安城,怀有这种想法的人却很多。
从前大家都讨厌卫襄,大多数是因为看不惯卫襄,事实上他们跟卫襄并没有多少实际利益上的冲突。
而现在,经过了长安城灭火的那件事,长安百姓可是把卫襄传的神乎其神,权贵圈子的人也开始重新审视这个他们眼中一事无成,只会胡闹,嫁人都不好嫁的小祖宗了。
就如此时,尉迟嘉和卫襄牵手走在花灯成海的大街上,周围看卫襄的人可比看尉迟嘉的人多了好几倍。
卫襄对此毫无所觉,仍旧像从前被人围观时那样目不斜视,倒是尉迟嘉发现了,不知不觉将卫襄的手又攥紧了几分。
卫襄抬头看了一眼尉迟嘉:
“我手疼。”
“嗯?”尉迟嘉神情一怔,赶忙将手指松开了几分。
卫襄就瞪了他一眼:“想什么呢你?”
“我……”尉迟嘉话到嘴边,忽然就说不出话来了。
灯海之下,女子容色瑰丽,笑容晏晏,明亮的眸子倒映着璀璨的灯火,即使是这么轻轻地一个瞪眼,都让他瞬间觉得心神摇曳,神思不属。
于是尉迟嘉说出来的话就和之前所思所想毫无关系了:
“襄襄,再有三天,我们就要成亲了。”
“没错,还有三天可这,是你忽然捏我手的理由?”卫襄明眸湛湛,唇角微微上翘,纤细的手指不甘示弱地捏了回来。
但是尉迟嘉并没有感觉到手疼,只觉得手心里痒痒,原来是卫襄的手指捏着捏着就改变了方向,在他的手心里挠痒痒。
“襄襄。”
尉迟嘉满心都是欢喜,满眼都是卫襄,原本微微的笑容一下子就盛放了,在灯海的辉映之下,如同金色的睡莲绽放。
卫襄仰望着这张曾经让她神魂颠倒的脸,有些沮丧地发现,现在这张脸依然让她神魂颠倒。
而此情此景,放在久远的从前,对她而言就是奢望。
毕竟从前,她从来都没敢想过自己可以这样被尉迟嘉牵着手,走在灯光里,走在人海中。
然后,也不会有那些冰冷如铁的前世,她终于可以张开双臂,拥抱自己曾经汲汲营营却没能得到的那个未来。
眼前的人潮来来去去,身旁的花灯一一闪过,卫襄最后在河边站住了脚。
她朝着河面闭上眼睛,伸开双臂,像是在拥抱什么。
过了好一会儿,她才回过头来喊了一声:
“尉迟嘉。”
“我在。”
尉迟嘉立刻应声。
“我们,一起把从前都忘掉吧。”卫襄轻声说道,眼底水光闪烁,倒映着数不清的灯火,如同倒映着漫天星河。
“好。”尉迟嘉笑容不变,毫不迟疑地答道。
仿佛刚才卫襄伸开双臂那一瞬间,他心里的恐慌和茫然都只是幻觉,并不曾存在过。
从前啊……他尽数忘记的从前,襄襄一个人站在那些回忆里,是不是很孤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