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灯会定情 上

涅槃何方 清风疏竹 1499 字 11个月前

()说起塔灯盛会,不得不先提一提福宁的乡关标志一一瑞云塔。该塔座落在福宁县城,始建于明万历年间。传说卜基时有五色云自太保山飘临覆盖其上,绚烂辉映,祥瑞万千,故塔成后取名瑞云塔。因塔耸立在福宁龙江岸边,尤显肃穆俊挺,故又被称为“南天玉柱”。

瑞云塔塔高三十多米,七层八角,外形仿木构楼阁式,底基为单层八角须弥座。第一层北面开门,塔门额竖匾上镌刻“凌霄玉柱”四个遒劲大字,其余七面设有佛龛,顶为葫芦塔刹。塔身内外每层皆有精工浮雕及刻画,内容繁杂多样,有人物形象,如力士、菩萨、罗汉等佛像及佛教相关的典故,也有各式花卉,还有各种飞禽走兽,均是唯肖唯妙。

瑞云塔费时十年才竣工,可想而知当年工匠倾注了怎样的精湛工艺和精巧构思。就因其之雄伟又不失灵秀,引得诸多文人骚客竞相赋辞称颂,即成福宁的乡关标志。

瑞云塔建成那年值1624年的中秋节前,时逢岁序之首甲子。那时的明皇朝,从皇城至民间,上下一致流行花灯闹喜庆。建塔人就倡议地方官趁佳节在塔上结彩挂上灯笼以示庆贺,俗称点塔灯。

从此以后,福宁民间独有了“六十年轮一回的甲子年中秋点塔灯“的传统习俗。

1959年的国庆,为了庆祝新中国成立十周年,北京广场举行了阅兵仪式。无奈福宁全县上下没有几台电视机,福宁人民无法感受到首都北京欢庆国庆的热烈和隆重。

为了让福宁人民深刻地纪念这个伟大的日子,即使遭遇了惨重的自然灾害,福宁县委县政府还是决定国庆假日期间在瑞云塔上点燃千盏灯火与民共乐。这一年是生肖猪年,与上个甲子和后个甲子都有几十年的间隔,这次“点塔灯”对福宁人而言是一生中难逢的机会。尤其俞大明,他真切地渴望能携俞香兰来赴这场塔灯的盛会,只是不知道该如何开口。

俞大明一路想着,很快地就到了俞香兰的家。叶氏一见他,扭着小脚,三步并两步地迎了上来。

俞大明把手上的面粉递了过去:“婶子,这是同事送给我的,我自己不会做什么,就给您捎来了。”

叶氏很是感动,:“你看你这孩子,这阵子不知帮了我们多少忙了,老送这送那的,有你这个乡亲,真的是我们几世修来的福,不知怎么报答你哟。”

俞大明反倒是臊红了脸:“乡里乡亲的,本就是亲人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