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九十章 轩然大波

山根 胡说 2044 字 11个月前

轩然大波

王贵华和娘坐上火车后,不停的指点着窗外的景色,告诉娘关于深圳的新闻,指着深圳随处可见的邓小平的巨幅画像,老人不停的点着头,用恭敬的眼神的看着正在微笑的伟人画像。

“可别说,永华,都是人,差别就是大,你看看人家邓小平同志,一句话就能将这个城市发展成这个样子,你看看我,操持了一辈子,还把你劳累成这个样子。”

王永华娘看着自己的大儿子,心疼的说。

作为家里的长子,王贵华付出的太多太多,相比城市里的这些同龄人来说,二十七岁的王贵华苍老的太多,甚至头发上已经有斑驳的白发,额头上和两个眼角上,布满了深深的如同刀割般的皱纹,长期在太阳底下辛苦的劳作,脸上已经晒成了古铜色,两个手掌上布满了厚厚的茧子,同自己的二儿子相比,悬殊实在是太大了。

可是自己的二儿子,虽然从外表上看,比大哥强了很多,但是从二儿子的眼神里,老人也看得出,二儿子过的并不幸福,貌似风光的生活,根本就得不到应有的快乐,都是自己无能,没有能力给儿子买房子,让儿子做出了这么错误的选择,不愁房子了,但是住在女方准备的房子里,

哪里像是自己的家啊,搞的自己的儿子像是个上门女婿一样。

“老大啊,你说,这老二媳妇家里就这么一个闺女,到时候老二媳妇生了孩子,会不会不跟咱们姓呢?”一想到这个事,老人都感觉到难受的厉害。

在农村,当上门女婿是一件让人看不起事情,当邻居乡亲们知道自己的儿子找了一个深圳本地的姑娘的时候,纷纷羡慕的不得了,人家又有钱又有权的,还能帮衬着儿子的工作,可是也有那些吃不着葡萄说葡萄酸的人,酸溜溜的说,王永华找的是独生闺女,人家还不回男方家里办婚礼,人家凭什么又出钱又给房子的,不就是想招一个上门女婿吗?

当王永华娘听到这些人谈论的时候,差点气疯了,我们家王永华可是从四十里铺出来的唯一的在省城念过大学的人,怎么可能给别人当上门女婿!可是,如果孩子出生后,不跟自己家姓的话,那不是坐实了儿子当上门女婿的事?

“娘,你就别操心了,你看看,前面的那座高楼,你看看,是不是像是插到云彩里去了?”王贵华指着一座高耸入天的摩天大厦,分散着娘的注意力。

“我的老天爷来,这么高的搂,人站在楼顶上,是不是

能跟神仙说话呢?”老人惊讶的说着。

一天一夜过后,火车在省城停靠后,王贵华将缝在衣服里的钱拆了下来,拿着钱到附件的小商店买了一些在胧原县买不到的糖果,“娘,回去后,有来家里的,就每人给他们一块糖果,这事就这么过去了,等过几天咱们赶集买菜,招呼一下亲戚邻居,这个事情就这么过去了,如果别人问起老二和老二媳妇什么时候能回来的事情,你就说,他们两个工作实在是太忙了,根本就没有空,等工作稍微空闲的时候,他们肯定回来。”

农村人都好面子,结婚不在家,并且结婚后也不回来,是一件非常没有面子的事情,为了挽回点脸面,王贵华嘱咐娘,就按照自己的说辞就好。

回到家里之后,不出所料,一路上碰见的人都不停的询问着婚礼和新娘子的事情,从省城买的糖块发挥了大作用,吃着香甜的糖果的人们,不停的啧啧赞叹着,“大城市就是好啊,看看,人家结婚的喜糖都这么好吃,咱们这里可买不到这样的糖。”

“你们这群熊孩子,都跟你们二叔学学,好好学习,将来长大了也念好大学,到大城市工作,娶个不花钱的俊媳妇!”邻居吃着糖,指着一群穿着破烂棉袄的孩子们。

家里的老三和老四,早就等不及了,看见大哥搀扶着娘

回到了村头,一溜烟的跑了过来。兴奋的喊着:“娘,大哥,可想死我们了!”

没有等王贵华将肩膀上的包裹放下来,老三王长华一下子把包袱从大哥的胳膊上夺了过来,老四王德华将包袱放在地上,摸出一个白白的馒头来。

老三和老四一人手里拿着一个馒头,大口的吃起来,王贵华生气的呵斥着自己的两个不懂事的弟弟。“你们就不能回家再吃,这么大的人了,怎么一点也不懂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