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爹,好了,大叔,我都弄好了,都进屋子里吃吧!”春霞从屋子里走了出来,喊着正在说话的李建国和王满堂。
“满堂叔过来了,我这回来后一直想过去拜访您呢在,这不一直没有抽出空来,待会回去的时候,捎着我给您买的酒。”春夏热情的招呼着王满堂。
滴水之恩,当以涌泉相报。春霞清楚的记得,前年爹的腿被石头砸断了,是王满堂招呼着村民,冒着倾盆大雨,把爹送到了镇上的医院。王大夫当时说过,如果再晚来一会,爹的腿有可能就保不住了。
虽然王满堂当村支书的时候,多少也是从村民的身上弄一些好处,可是大家伙心里都明白的很,只不过没有言语的罢了。
春霞当然也听说过王满堂的事情,都说他把一些提留款没有及时交到政府里,反而自己留了下来,要不一个村里的村支书,他儿子怎么能跑到县城里买了房
子呢?
可是这些上辈人的事情,春霞根本就不想去管,再说自己也没有能力管这些事情。人家王满堂从小一直对自己家关照着,有时候看到弟弟小军成天穿着打着补丁的衣服,王满堂还会让他老婆,把自己儿子穿不上的旧衣服拿过来给小军穿,小军长这么大,不知道穿过多少王满堂家的旧衣服。
就冲着往日的这些恩情,春霞每次回来,或多或少都会给王满堂带一些礼物,这不这次回来忙活着帮着爹炖年猪菜,没来得及到王满堂家,差点惹的王满堂不高兴了。
农村就是这样,有些人平日里帮着人是真的,可是也特别及时,倘若被帮的这家人,后来家境起来了,但是没有报答的一丝,以前曾经帮衬过的这个人,就会觉得自己曾经的好心没有得到回报,进而愤愤不平。
环境决定一个人的思路,不是每个人的格局和思维都会像李春霞那么大。
王满堂听春霞说特意给他带的酒的时候,两个眼睛笑的眯成了一条缝。
王满堂将揣在怀里的烟卷取了出来,抖出两支烟,一支烟递给了李建国,另外一支烟递给了杨小兵。
“来来,抽支烟,咱们这地方小,没有什么好牌子的,讲究着点吧。”王满堂热情地招呼着。
“春霞啊,你别那么客气啊,你在外面不容易,又要照顾着这个孩子,压力太大了,以后可别这么客气了,咱们是谁啊,都处了这么多年的邻家了,不用这么客套,以后别买了啊,再买,满堂叔就跟你着急了!”王满堂一本正经的说着。
李建国强忍着笑,好像是在看一场笑话似的,这个王满堂,一听见春霞说给他带礼物了,原来一直耷拉着的脸,立马阴转晴天了,早知道这样,我昨天就该让小军把那瓶酒给他拎过去,早高兴是高兴,晚高兴也是高兴,何必让他在这里吊了半天脸子呢。
李建国心里明白的很,可是也只能附和着王满堂。
“谁跟谁啊,满堂哥,春霞有这么个心意,这说明
咱们春霞一直拿你当亲人,你也没有个闺女,春霞不孝敬你,谁孝敬你,是不?”
“是,是,我老了老了,来福了,白捡这么个好闺女!”一席话,引的王满堂乐开了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