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明芳的老家距离李春霞的老家,不过是四十里公里左右的路程,李春霞和杨小兵商议着,现在已经进入腊月,距离过年还有二十多天的时间,既然已经回来了,顺道回家里看看,过年的时候就不回来了。
上一次弟弟李小军来信里说,家里这一年的收入加上姐姐一直给家里汇钱,爹已经要好了一块宅基地,准备盖一座砖瓦房,如果顺利的话,现在的爹和弟弟,已经离开了那个破旧的窑洞,住进了崭新的砖瓦房了吧,想到爹和弟弟,今天冬天再也不用在那个破旧的窑洞里冻的瑟瑟发抖,李春霞的脸上渐渐呈现出了一丝笑容。
1990年的深圳,电视机已经走进了千家万户,伴随着家电慢慢普及,家电的价格慢慢有点降低,但是在当时的农村,家里有一台黑白的电视机,已经是一件非常了不起的事情,李春霞一直想着给爹和弟弟添置一台电视机,这样爹在繁重的劳动之后,可以看
看电视消除一下身体的疲惫,并可以看看电视里的新闻联播,了解一下外面的世界。
离开王明芳家后,到达县城已经是下午四点左右,这个时间通往四十里铺的公共汽车已经没有了,李春霞找了一家招待所住了下来,稍微休息了一会后,决定到县城的百货大楼,买一台电视机,明天一早回家的时候拿回去。
有了这台电视机,爹和弟弟,今天过年的时候,就可以一边看着中央台的春季联欢晚会,一边欣赏着节目,一边吃饺子了。想着家里今年能住上新房子,能看上电视机,连日以来被王明芳的事情搅和的心烦意乱的心情,逐渐明朗了起来。
天天一手拉着杨小兵,一手拉着李春霞,突然对两个人喊着,“爸爸,妈妈,爸爸,妈妈”。
小孩子总是健忘的,俗话说的好,“有奶便是娘。”连日以来,杨小兵和李春霞一直昼夜不停的和天天在一起,小小的孩子,心底里对完整父母疼爱的殷切期盼一直都在,只不过是因为年龄太小,实在是不会
表达,现在,在这个只是属于他们三个人的时间里,小天天用自己的话语,表达着对两位的爱。
只有爸爸、妈妈才能这么疼爱孩子吧?况且,王明芳在世的时候,天天已经多次守着王明芳呼唤着李春霞妈妈,王明芳的日记里也写着,想要天天认杨小兵和李春霞为爸爸、妈妈。
现在王明芳已经永远的离开了天天,在以后的生活里,杨小兵已经决定和李春霞一起,承担起抚养天天的责任了,这一生爸爸、妈妈,恰到好处拉近了三个人的关系。
虽然杨小兵的心里,多少有些尴尬,毕竟,李春霞跟自己一直是以兄妹的关系相处,天天爸爸、妈妈这么一叫,自己和李春霞的关系,好像又有些说不清。
李春霞的心里,何尝不是这样的想的呢?
说不清就说不清吧,没有什么大不了的,只要天天觉得开心,让一个从小缺失家庭温暖的孩子,在自己和小兵这里重新找到爱和温暖,就这一个理由,已经足够了!
两个人不好意思的相视一笑,随即牵着天天的手,信不走到了街上。
“小兵,咱们到处走走吧,我想着给我爹买一台电视机。”
“春霞,你真孝顺,有台电视机,对于老人来说,肯定是一件非常高兴的事情。”杨小兵赞许的看着李春霞。
“买个十二寸的就行,家里就爹和小军两个人在家,买尺寸大点的太贵了。”李春霞这次回家,多带了一部分钱,这些钱,是上次跟倪鸿与旭日进行竞标的时候,顺利拿下了合同,倪鸿奖励春霞的奖金。
“春霞,买个好点的吧,我带的钱足够了。”杨小兵极力劝说着李春霞。
“小兵,这事,就听我的吧。”李春霞知道,杨小兵已经为自己花了太多的钱了,就连房租的事情,李春霞心里一清二楚,其实,李春霞将杨小兵在自己身上花的钱,都已经记录了下来,她想着,等哪天,杨小兵结婚的时候,就将这比钱,当做礼金一下子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