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十八 登山

深曦 元音元音 1122 字 11个月前

()苏念熙严重怀疑青蓝建校时或许就考虑过风水,西山这边入口简直近的不像话。虽然今天是周日,天气虽然不算特别好,至少没下雨,按道理来说,本城应该会有不少人来爬山。

不过西山主要入口在南北两个方向,大牌坊,景区中心,知名景点,多数分布于南北二处的爬山线路上,苏念熙他们走的这个东入口不但没什么景点,而且基本上都是小路,游客爬起来辛苦,渐渐也就不来了。

三生大学的北校区和东入口无缝对接,他们先是进了三生这边历史学院的小花园,亭台楼阁,还有栋古色古香的建筑,名为忠烈祠。

苏念熙高一时来过,那会儿班上历史老师带着兴趣小组过来祭拜,她兴冲冲也参加了,彼时同桌就是严多闻,因为她还清楚地记得,准备出发时多闻曾经非常奇怪地问过她:“你以后学文学理?”

“当然是学理科啊,你问这个干吗?”苏念熙收拾书包,随口反问。

“一个学理的,你在历史上头花那么多时间干嘛?”

“哦。”苏念熙懒得理他。

说归说,后来理科成绩不佳,历史却考得不错时,苏念熙偶尔也在想:“我是不是也该功利一点,现实一点,把那几科不重要的时间拿来给物理化学?”

她犹记得那时小小的脑袋思考这样的问题,仿佛已经是人生最最重大的抉择,不过二十多岁,她就不觉得那样的后悔有什么价值了。

或许是跳出了成绩排名的束缚,反而更能体会到历史古文的乐趣,既然是我喜欢的,管他文科理科呢?既然老师教,我自然可以认真去学,珍惜这一年吧,待到文理分科结束,就再也没有机会听那位常把青铜器雕刻图案穿在身上的向老师说古论今了,有时想起来,咀嚼一番,居然还有点怀念。

向老师算是个比较喜欢带领学生实践探索的历史老师,她年纪估计得有四五十,却很喜欢四处游历。自己放假时就常去其他城市的名胜古迹探索,也曾带着他们选修历史兴趣课的十几个学生在蓉城里走街串巷。

那时苏念熙才知道,原来竟是小瞧了自己生活十来年的城市,虽然不如北京西安那样处处古迹,却也留下许多有趣的历史故事。一条街道名字的由来,竟可以追溯到三国时期,而某个小区原来竟是片湖泊,还有他们最爱去的购物商厦,差点建不成,只因为打地基时挖出了古代官府的竹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