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于,宫健大伯的大儿子,那也是被他父亲送到私塾,念过几年学的,只不过他到底不是读书的种子。所以念了几年的功课,除了会写一些基本的字外,他并不会做什么文章诗赋,就更不要提去考什么功名了。
宫健大伯当然希望,自己儿子能够出人头地。但村里私塾里的先生,都已经找过他很多次,要求他把儿子带回去。因为那孩子,不仅不会读书,反而在学堂中各种捣乱。
大伯家的大儿子经常带着,大孩子小孩子一起胡闹,私塾里的先生视他,简直就是害群之马。
所以最后实在没办法,宫健大伯最后还是,耐不住先生的威胁,要知道他家还有一个小儿子呢。先生可是说了,如果他们不把大儿子,从私塾中领回家的话,那以后他的小儿子,也别想进入私塾学习。
在这样的压迫下,宫健大伯终于把自己的大儿子,不再往私塾里面塞。宫健大伯更是托自己的兄弟,也就是宫健的父亲,让他在镇上,给他的大儿子谋求了一个,店铺里的账房学徒的职位。
那时候,宫健的父亲还没有受伤生病,他经常在镇上打工,所以认识的人不少。又因为宫父勤劳肯干,而又诚实守信。所以与他相识的人,难免都有两三分的人情。对于把他的侄儿,安排一个账房学徒的工作,还是不难的。
但怎么样,宫父最后通过人情,把大伯家的大儿子送到账房去。但那人当学徒之后,也完全得靠那孩子自己的努力了。
而宫健大伯家的,那个儿子也的确不负,他们家的优良传统,做了好几年的账房学徒之后,还是一点长进都没有。
他家的大儿子倒是觉得,自己在镇上住了几年之后,跟村里那些泥腿子,就是有了天壤之别。所以,他开始时不时的旷工,更是在镇上和一些闲汉,混在了一起。之后,他更是在镇上,勾搭了一个小寡妇。自己再也不回陈家村去了。
因为这件事,宫健的父亲可是受了,大伯娘好几年的埋怨。说他给自家儿子介绍的,都是黑心肝的师傅。几年来,使劲奴役他的儿子不说,愣是真本事都没给过他儿子,更是一个子儿都不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