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8章
而瓷器口釉质较薄胎质的颜色相对会比较淡,呈现紫黑色,所以被称为“紫口”。哥窑瓷器的“聚沫攒珠”之说由此而来。
以上几点是鉴别哥窑瓷器的一个重要的方法,而这个瓷碗同时具备“金丝”、“聚沫攒珠”和“紫口”三大特征,因此可以断定这是一件真品,至于出产年代…应该在北宋中期。”
北宋!
精品!
专家话音未落,一些对古董文物爱好者,看着专家手里的瓷碗就像看到一个绝世美女一样,闪闪发光啊!
“那么,请问这个瓷碗的价格是多少?”
主持人咽了口唾沫问道。
问完之后立马就后悔了,拍卖会上问这个问题…太幼稚,太不专业了!
专家瞪了主持人一眼,洒然说道:“具体价格不方便泄露,不过嘛…”目光转向陈二蛋,“与这位小盆友刚才拍到的汝瓷相比,超出许多倒是真的。”
另一个专家也道:“我很好奇,这位小盆友有这么好的哥窑瓷器,为何还要竞拍那个汝瓷?”
须知虽然汝瓷排在五大官窑之首,但并不是每一件汝瓷都超过其他瓷器,譬如这个瓷碗,其价值就远超大多数汝瓷。
言下之意,陈二蛋此举有些丢了西瓜捡了芝麻,得不偿失。
好吧,陈二蛋确实也被震到了,他也没想到,随随便便买的瓷器碎片,打印出来就成了价值不菲的古董,还是北宋的…
就是不知道王博那孩子,汗,是王博他爸王耀,舍不舍得花大价钱买这个瓷碗,如果人家不上套,坑到别人咱于心不忍啊!
纠结。
忐忑。
陈二蛋红着脸,扭捏的说道:“其实…我就是想献爱心,没想那么多…”
看看人家这思想!
大爱呀!
尤其是还这么年轻,小伙子前途无量啊!
随后就开始竞拍。
刚才专家虽然没有明说,但话里话外都透露出对这件瓷器的欣赏,大家都是明白人,再一点一点的往上加就没意思了,因此主持人一说开始,立马就有人迫不及待的喊出一个高价:“250万!”
众人齐刷刷的回头一看,率先出价的竟然是坐在陈二蛋身边的李屹。
他两眼放光,攥着拳头,摆出一副志在必得的架势,见到众人一起看过来,不由一愣。
怎么啦这是,看我干嘛呀,接着出价啊!
“额…这个250好像不好听,那我换260好了,260万!”
那边王耀不乐意了,“主持人,拍卖会还能这样吗?”
主持人:“…好像不能吧。”
之前那位白须老者开口了:“什么能不能的,都无所谓,反正这个价钱肯定买不走,我出300万!”
众人一听,也是,按说叫出的价格是不能改的,但此时纠结那个有用吗?眨眼就被超越了,还不如赶快叫价,把东西拿手里重要。
“310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