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也难怪,大伙工资本就勉强捱日子,哪来的钱借给他人去留学呢!
至此有利可图的盼头大伙虽想到梦到,却因生活拮据而不得不捂紧干瘪的腰包,眼巴巴瞅着攀援机会打身边溜过。
正道上的钱弄不来,便自然而然被诱入了邪道。
当然这不是走邪道的借口,就在李所长两口子垂挣于十字路口……不巧一人在天平的邪念那头又添了些砝码……
添邪念砝码的人不是别人,乃是华促霄。
这一套“温水煮青蛙”的法子不是华促霄多么锐智,而是史明知传授。
史明知所谓的“行贿学”,华促霄听了大加赞赏,也感同身受,一字不落全记在心上。
不仅如此,晚上得闲时他还会拿出笔记本回锅写下来,以便遇上相似行贿问题拿来做借鉴之用。
李所长自是不晓得其中深埋的套路,只要儿子在国外缺钱需要周济,此时背后便有人伸出援助之手,至此他对这人感激不尽。
当然李所长先不晓得,后打隔壁邻居那借钱不下十次,没还一次,却没一次空回,方才生疑。
这日李所长立了一次三等功拿上一笔奖金,便想还一笔,于是带钱找了一家饭馆请邻居吃饭。
谁知李所长未到,邻居早到了,且有坐客华促霄,虽那时两人不曾相识,但打邻居口头得知在背后帮他的人不是别人,乃是华促霄,心里着实震了一下。
但华促霄也不是吃素的,晓得钱对李所长来说是软肋,缺得很。
虽知晓,但华促霄却不猴急,一步一套路撒上诱饵,不等饭毕,托词尿急借上侧所之便付了酒菜钱。
至于李所长提还钱,华促霄既不说送之,也不取之,只说不急,等钱转得开手头宽裕时提还钱比较务实。
一语戳中李所长苦衷,句句都像是掏心窝的大实话,至此李所长由不得苦将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