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rt 459

复婚交响曲 晓芳格格 1189 字 11个月前

薛拯离婚了,家里的父母还不知道。

今年,是爸爸七十大寿,自己一定要回国去为他老人家祝寿的。

可是,想到自己的婚姻状态,该怎么和他们说呢?

这两天他在逛唐人街,想在回国的时候,买几样东西带给家里人。

街边的摊位上,摆了一袋袋金黄色的面食,形状如蕉条的样子。

在祖国的大洋彼岸,薛拯竟然看到了儿时的美食:香蕉条。

“香蕉条”这种食物,是一种传统的“小食品”了。

外酥脆,内柔软。

小时候,薛拯印象最深的就是香蕉条,它外表金黄,形状小而弯,口感酥松,有淡淡的香蕉味,最大的好处就是放的时间长了也没事,依旧松软如故。

远在美国,也常常在梦里吃到这种小时候魂牵梦绕的美味。

他常跟人说,自己有个草根的习惯,就是吃不够一种,老掉牙的叫“香蕉条”的面食。

这个习惯源于一个儿时的故事。

我和邻家的二儿子同年,小时候他们在一起长大,可每每那个年龄能享有的特权,薛拯却无权消受,因为他是家里的“老大”。

儿时的六十年代,家里每个孩子的肚子就象填不饱的坑。

吃什么都感觉是半饱,至于那种带点油类的白面面食,既使是过年也只是幻想而已。

一天,邻家何伯伯从院外走来,他们哥儿三个人正在院子里玩耍。

何伯伯出差刚回来,手里捧了两袋“香蕉条”。

“来来来,孩子们,吃点我从外地捎回来的好吃的。”

薛拯站的位置由于最靠院门,而何伯伯第一个经过的就是,那个时候的他,年龄也是孩子时期的哥哥。

可是,何伯伯却好象完全没有看见他,径直走到里边,把他的两包散发着香蕉美味的食品,一人一包,分给了两个弟弟。

尽管自己是哥哥,但毕竟在吃的方面,一直是很匮乏的。

看着弟弟们狼吞虎咽,根本就没有顾得上正在咽口水的哥哥。

薛拯比自己的弟弟大那么多,又是在长辈面前,怎么好意思去厚着脸皮跟弟弟来要吃呢?

于是,他只好跑出了院子,去找别的伙伴去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