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rt 406

复婚交响曲 晓芳格格 1260 字 11个月前

今年的春节,是在一月二十二日这一天。

除夕还恰逢是个大寒的节气,这样的偶遇,早在1966年也是如此。

薛研的饭馆里,张灯结彩,人声鼎沸,十分热闹。

但里面的人,都不是别人,正是薛德珠和万慧来一家人。

薛研领着两个未回家过年的年轻人,忙里忙外的操办了这一桌丰盛的年夜饭。

依据年年薛家的习惯,应着当地的习俗,有六样饭菜是必不可少的。

其中一道叫杀猪菜,也叫酸菜白肉。

在东北,每年接近年关的时候,几乎家家都会准备杀猪菜。

杀猪菜也是东北很有特色的一道炖菜。

之所以要叫杀猪菜,是因为东北年关杀猪的时候,一般都会找来好多人帮忙。

亲戚朋友都来吃猪肉,那么邻里就会过来帮忙杀猪,所以非常热闹。

每家杀猪的时候,几乎都能摆个两到三桌,大家来帮忙也是来吃猪肉,所以杀猪菜就是这么得来的。

薛研饭馆里的这道菜,虽不是自己亲手杀的年猪,但却是从别人家杀的年猪,薛研买过来的。

第二个必不可少的就是饺子。

饺子是东北大年三十夜里,不能没有的一道美食。

东北民间在除夕有守岁的习惯。

大年三十晚上,辞旧迎新,就一定要吃饺子。

在众多的饺子中,只包上几只带有硬币的,谁吃到了这样的饺子,就预示着在新的一年里会交好运,有吉祥之意。

此外,东北人在“初五”这天一定要吃饺子,俗称“破五”。

就是把饺子咬破,寓意将不吉利的事都破坏,有驱灾避邪之意。

第三道菜是“鱼”。

东北大年三十的餐桌上,有肉自然也少不了“鱼”。

为讨个“年年有余”的好彩头,“鱼”已经成为年夜饭的常驻嘉宾。

在吃饭的时候,“鱼”的摆放方式也是十分有讲究的。

“鱼”头往往,要面向家中最年长的长辈,由家中最年长的人,吃第一口,已经成为了一种约定俗成的餐桌文化习俗。

今年的“鱼”,薛研做了一条黑龙江里的“大马哈鱼”,味道十分鲜美,价格也小贵。

第四个不可少的,是锅包肉。

由于锅包肉并不好做,也是家家都能做上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