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慧来:
“艳,那你不上班了?”
杨艳放低声音,故作神秘的:
“想不想知道我的第二个喜讯呢?”
万慧来用疑问的表情看着杨艳:
“难道你放着铁饭碗不端,去出摊位,是你的第二个喜讯?”
“当然不是。我还上我的班。只是那个摊位上请来人照看就好了。关键是我现在呀,有货源喽!这才是喜讯!”
万慧来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
“什么货源?货源?这是什么意思呢?”
于是,杨艳便给万慧来慢慢讲起了杨松和杨柏在深圳创业的故事。
杨柏考上一个工作岗位的事情,万慧来已然知晓,她还开玩笑:
“你们家杨柏真是后知后觉,从学校都毕业这么多年了,才发挥出来上课听到的知识内容。”
关于杨松,在他没有找到工作后,就再没有听杨艳过他的消息。
杨艳,杨松开始去深圳的时候,由于考不上那些招聘的工作,就只能到车站帮人扛行李赚生活费。
好在,杨松的心态很不错,对于去深圳也有着长期的打算。
一,一位港商给了他一块巧克力。
巧克力的甜蜜味道,让杨松觉得那是人间最美味的食物。
而巧克力来自香港,他想香港也许真是人间堂,该去试试才对。
于是杨松只身一人,到了香港。
打零工的身份让他受尽了白眼和歧视,但目前,也只能靠这个暂时养活自己。
做零工时,杨松认识了一位看仓库的退休英文老师。
这位老师,当时身体不好,杨松经常热心帮忙,一来二去,两个处的很近。
在这位老师的帮助下,没怎么学过英语的杨松,开始自学英语。
没过多久,他英文水平突飞猛进,甚至能假装abc了。
从此,杨松过上了与以往不同的生活。
很快,他找到了一份销售服装的工作。
由于特别勤奋,并在后来成为一名销售经理。
后来再次遇上那位港商,在他的指点下,杨松将省吃俭用攒下的9000元港币投进股市,没想到,半年之后就赚了25万。
这笔钱在日后成为他创业的第一桶金。
那位英文教师要在深圳创办一家服装公司,请了杨松做为深圳的代理合伙人。
万事开头难,公司创建初期,可谓“两袖清风”。
唯一的基础就是搭起的不到百平方米的活动房屋。
要在这里建公司,首先遇到的困难就是钱、人,再后来就是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