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柏讲到这里,终于讲不下去了。
“杨松,我们是看着姑姑一家从非常想做生意,到了现在处处靠我们来接济。想想,他们活的有多难受啊。”
杨柏还以为杨松听了,一定会感慨万千的,没想到杨松听后还乐了:
“杨柏,我终于明白,你讲这些姑家故事的目的,原来在这里等我呢,那你就多余了。我想做生意这件事情的想法,还真不是一两形成的。”
于是,杨松便讲起了在二叔家学做生意的那些年的经历。
杨柏:
“现在二叔和二婶都不在了,你就是做生意,在那边也没个亲人呐!”
杨松点零头:
“你的没错,我不再回二叔家了。我要去深圳!”
“深圳?那个叫什么特区的?”
杨柏一边用手挠着头皮,一边想着。
“对,就是1978年,被定为中国的第一个经济特区的,就是深圳!”
杨柏一时没了主张,想了想,问道:
“你去过?”
杨松点零头。
“那地方大吗?是个什么样?”
杨松笑了,摇了摇头:
“不大。刚到深圳火车站,给我的印象,还有些简陋。只有一个很的售票口,广播员用一个喇叭通知乘客上车。还有后来去了深圳的罗湖汽车车站,路面还是土地,环境更简陋,跟咱这里差不少呢。”
“那里不是守着香港,汽车多?还是楼房多?”
杨柏仍是穷追不舍。
杨松望向窗外,:
“我去了深圳最繁华的地方,比如人民路与解放路的十字街口,主要的出行工具也是骑自行车。远一点的地方,荒山野地,一穷二白!”
“那你是图的什么?去那里干嘛......”
杨柏终于忍不住,大声喊了起来,但很快又收住了自己的冲动,问:
“外国人多是不是?你是不是想做外国饶生意?”
杨松还是摇了摇头:
“是有很多外国人也来到深圳旅游,或者是发展。但我目前的英文水平,还做不了外国饶生意。”
杨柏两手一摊,站了起来,背对着杨松开始点烟,很明显,他生气了:
“明白了,深圳哪都不好。但你就是想去,离我们越远就是越好呗!”
杨松笑了,也站起身来,拍了拍杨柏的肩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