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5章:轮椅上的金倩琳

“祝旭同学,你好啊。”

正当祝旭搞不明白突然出现的那位阿姨是从哪里飘出来给自己倒了一杯茶水的时候,窦立涵陪着严副总理出现在了楼梯上。

“祝旭同学,你好啊。”魂游天外的祝旭在严副总理第二次喊他,才回过神来。

上楼到书房坐下,严副总理坐回到自己的书桌后,在一份文件上刷刷刷地写下两行字,头也不抬地说:“还没恭喜你提前结业,你的结业论文我看过了,跨文化视野中的异化和归化翻译,这个题材这几年写的人不少,但我觉得你算是这些作者中的佼佼者。”

祝旭的论文经过韩陈东教授推荐后刊载在了本月的中国翻译月刊上,业界反响比较热烈,没想到严副总理都看过了。

“你说异化和归化是矛与盾的交锋,是直译和意译的交融。需要将语言层次的讨论延续升格至文化、诗学和政治层面。你说直译和意译之争的靶心是意义和

形式的得失问题,而归化和异化之争的靶心则是处在意义和形式得失旋涡中的文化身份、文学性乃至话语权利的得失问题。”

严副总理抬头看着祝旭,脸上带着格外欣赏的笑容肯定地说:“说的很好、很精准啊。东西方文化存在的巨大差异,东西方政治文化的巨大差异,都应该成为翻译工作者首要直视的层面。”

“很多时候,很多事情上我们不能拿来主义,人云亦云。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师夷之长为我所用,才是重中之重啊。”后面这句话应该就不是单指翻译工作了。

面对着严副总理的欣赏和肯定,祝旭只能一副谦虚子侄的模样:“总理您夸奖了,结业论文我也是翻了不少资料才写出来的,里面的很多论点其实都是前辈们本来就有提出来的。”

严副总理对祝旭的谦虚不置可否:“提前结业了,你有什么打算,真计划投身商界做一个不知广大人民群众疾苦的大富翁了吗?”

“经济要发展,商业也很重要…”祝旭的声音很弱

严副总理将手里的笔搁置在文件夹旁边:“国家的未来都在你们这些年轻人的身上,有才华和本事的人就应该报效国家和人民,虽然我们国家的进步是日新月异的,可是,我们的国家毕竟太大了,还是有很多的人民群众生活在贫困之中。”

“你家是石市郊区的,想来没有见过那些贫困地区里的人是一种什么样的生活状态。有些赤贫的地方,出门连条裤子都没有。我们改革开放的目的是要让少数人先富起来,然后带领大多数人民群众共同富裕。可是很多人在政策扶持下达到先富起来的目的后,已然忘记了自己要做的。纸醉金迷,为富不仁…”

说到这里,严副总理斜眼看了下祝旭,眼见祝旭盯着自己书桌上的那面国旗老神在在的不知道在想什么,便知道自己刚才说的这小子压根都没听进去,或者装作没听进去。

哑然失笑,严副总理从政几十年,第一次遇到祝旭这种能够在他面前走神的家伙。

在祝旭的持续走神中,严副总理接了个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