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文学界访华使团到了首都北京,第一天的行程中使团全员和文化部外交部领导以及一众国内著名作家会面相聚,讨论了世界古典文学和流行文学的发展和出路。
第二天,国家严副总理亲切会见了欧美文学界访华使团。外交部翻译司的两名工作人员和燕京大学的郎华、许芷凡、祝旭跟随在副总理身后出现在了镜头里。
一如祝旭先前计划的那样,除了镜头扫过能看到他淡淡的微笑外,他全场零贡献。当会面到了尾声的时候,访华使团团长说了一句话:“sometimesever,sometimesnever.”
顿时将翻译司的译员以及郎华许芷凡给为难住了,这句话他娘的从字面上翻译应该是有时永远,有时从不。嘛意思?这个老家伙究竟要表达的是一个什么样
的意思呢?
严副总理侧身看过来,看到前面的三个人俱是楞了一下,祝旭便迈一步向前轻声说道:“严副总理,团长先生说:相聚有时,后会无期。”
严副总理点点头,转向使团团长,摇着对方的双手说:“不,应该是相聚有时,后会有期。”
严副总理扭头看着祝旭,点头让他翻译,祝旭便挂着不卑不亢的笑,面向使团团长翻译道:“togetherweare!
whereverwe'llbe.”(我们在一起,无论我们在哪里。)
回到学校的下午,祝旭就接到学长窦立函的电话,很兴奋地说:“祝旭,严副总理对你翻译的两句话非常欣赏啊,师兄我也是才知道,严副总理竟然知道你的很多事迹。师兄我现在很认真地告诉你,如果你愿意,可以到外交部翻译司兼职一份英文翻译的工作。你别着急推辞我,好好想一想再给我电话好不好?”
祝旭只能笑着答应下来,说自己愿意好好地想一想
。
到晚上的新闻上,剪辑出来的极小片段里竟然有祝旭面向严副总理和使团团长翻译的情景。而在那个极短的过程中,所有人都看到了严副总理和使团团长竟然同时表达出了对祝旭的欣赏。
郎华和许芷凡辛辛苦苦从头到尾也没给一个露脸的机会,所以不得不说人或者啊,机缘真的很重要。
而祝旭就因为那不到两秒的镜头,又被许芷凡给敲诈了一顿晚餐。
下午第二节课时,皮少军打过来电话说冤家找上门儿来了。
祝旭听的莫名其妙,什么找上门儿来了?
冤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