殿下受了伤行动有所不便,有佳人熬个汤药、送个食膳什么的,一来二去那自然是蜜里调油,到时他离成为皇亲国戚还能远吗?
再往深一步想,而今最有望坐上太子之位的无非是皇五子曜王、皇七子辰王、皇九子逸王。
其余皇子要么母妃出身卑贱,要么年纪幼小还在牙牙学语,要么一把大年纪却毫无建树。
而曜王、辰王、逸王三位之中,唯独逸王战功卓越,深得皇上器重,若有朝一日能成为储君……
徐昌远光想想都忍不住要喜得浑身发颤,颇有一人得道鸡犬升天之感。
当然,这前提是他的掌上明珠能顺顺利利嫁作逸王妃,如今八字还没一撇,一切尚在运筹帷幄之中……
可李元达一个小小副将,又怎会一早就知他这宝贝女儿会来邑县?
徐昌远心下忐忑,总担心陆泓逸才智过人,早已洞悉了自己心中的那点不便宣之于口的小九九。
“猜的,猜的……”李元达打了个哈哈,倒是没曾细想,只当殿下与徐家小姐的确早有约定。
至于殿下说的那什么前世今生,他权当是个哑谜,根本没放在心上。
徐昌远见这李副将似乎挺好说话,不由起了结交的心思。
小小副将官职不大,却是跟殿下身边的人,若能拉上关系,今后少不得能帮着探听些口风。
他笑眯眯虚与委蛇了一番,奈何李元达并不接招,他正犹豫着要不要将话说得更透彻些,一举目,却见陆泓逸身边不知何时多了个羊羔般白嫩的小姑娘。
那小姑娘瞧着只有十五六岁,正是和羞走,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的年纪,一双眸子生得极清冽,清过山间冰雪初化的涓涓细流……
两人并肩而行,俨然一对璧人。
徐昌远心里咯噔了一下:“那是何人?”
他可实在不记得殿下从京城带了丫鬟来。
再者说,丫鬟也不会如此清灵脱俗,落落大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