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四十三章 小人物的生活智慧

寒门凤华 西木子 1115 字 2024-05-20

关中地区又多频发干旱,不然也不会有洛阳宫的修建,每到灾年天子就率领文武百官到洛阳就食,在沈氏高宗皇帝期间,曾数次因为关中饥荒到洛阳就食。

在女皇君临天下之后这十年间,关中地区赶上风调雨顺,即使偶尔遇到天灾,都还不算严重,不需要到洛阳就食。

但是商家嗅觉灵敏,尤其是长安本地的商家,经历过沈氏高宗皇帝年间关中大旱到洛阳就食这一段旧事,眼见夏收欠收,老天一直不见下雨,就有了关中可能又要大旱的准备,于是开始不动声色或囤粮,或涨价......等等一系列手段。

刘千里初来长安发现粮价如此之贵,可谓贵得离谱了,再是长安物价高,也高不到这样,一斗米要三百文。

心里有了疑惑,又是摆摊做生意多年的人,早没了庄稼人初到大城市处处留心、时时在意抹不开脸的情况,多走几家粮油铺子问问价格,再一张口问问以前的价格,发现以前粮价最贵也不过百文以上,心里就有底了,凭借老庄稼人的经验,抬头望望火烧火辣的烈日,就随意找了一个看上去还好说话的摊子上买胡饼对应午食,就正好跟着套近乎,一口带着浓浓地方口音的官话感慨道:“这天气太热了,下场雨就好了,不然这胡饼干瘪瘪的,都快吞咽不下去了。”

刘千里还是会找人。

胡饼一个胡字,说明从西域传来,在长安最不缺就是白皮肤高鼻梁的西域手艺人摊胡饼。

估计也是对这样的异域人心存了陌生,才找了一个不起眼的五十多岁的老丈胡饼摊子问话,对方看刘千里是食客,也免不得闲话家常几句,“谁不盼着下雨啊!?我记得上回下雨还是三月下旬的时候,这转眼都一个多月了,还不见下雨,可怎生是好哦......“

摊饼老丈后面说什么话,刘千里已经不大听得进去了。

心里只有一个念头,怕什么来什么,还真让他料中,这是要旱了。

又听得最该下雨的时候没有雨,刘千里也一下知道今年关中的小麦必定欠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