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员们消息灵通,知道女皇给今科女状元在本坊赏了一座宅子,又是多少和刘辰星有过一面之缘的,虽坊内的路上也有男装丽人,但官家小娘子们会打扮,身上的男装多华丽,还要薄施脂粉,哪有刘辰星这种素面朝天又一身布衣的?
所以,看上去都是骑马的男装小娘子,可细一瞧就有区别了。
再说彼此同朝为官,抬头不见低头见,各自住在哪里都心中有数,大家是什么模样也都清楚,也就刘辰星这样一个生面孔了。
如是之下,就依稀认出了刘辰星。
高官不说了,当然本坊高官也没几位,多是家境殷实的中层及以下的官员,念及时下最新的政令武举,正是刘辰星所提出的,且其不久将来又要到女皇身边当差,不管以后如何,现在看上去似乎比的女举子更得圣心,颇有几分欧阳内舍人的运势。
在其微末之时不交好又待何时?
这就在坊内的十字巷口,迎面有一个着青绿色的袍的青年官员,在马背上唤道:“可是今年殿试榜首,刘榜首?”
刘辰星勒马一停,在马背上叉手一礼,道:“客气,儿正是。”
青袍官员闻言眼睛一亮,亦是叉手,还以一礼,道:“百闻不如一见,刘榜首提出的武举广受好评,汝在殿试上所作文章,也颇受文人士子推崇,可说是为以后考官阅卷指了一条明路。”
场面话听听就可以了,但后面这一句却有些过了。
刘辰星摇头道:“郎君谬赞了,殿试上不过是儿一己之言,还有很多不足之处。无论州试还是县试,又或是省试,其考官都有丰富的阅卷经验,能够慧眼识珠选拔出朝廷需要的人才,儿是十分佩服的。”
听到刘辰星将恭维的话又推给了考官们,没有因为自己追捧的话就飘忽了,青袍官员笑容缓了一缓,心里对刘辰星的认识有几分底了,又见刘辰星马背上驮着不少吃食,这宵禁声越发紧锣密鼓地落下,也就不再多言了,自报了一声家门和官职,便抱拳离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