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举这么多年了,举子们谁不知道,要想榜上有名,就得向达官显贵和当世大儒行卷,让他们给自己美言几句。
大家都在这样做,怎么到了他刘大这里就成了科举舞弊!?
听着院门口村民们的对自己的诋毁,刘万里知道再不解释清楚,自己这名声就是全完了,忙不迭三步并两步地追了上去。
他也生得人高马大,刘辰星饶是比寻常女子长得高一些,却到底要下个月才十五岁,不过才愤怒地走出刘家老宅,就被刘万里追上拦了去路。
心里还做着金榜题名成为大官的美梦,盼着刘辰星给自己引荐一下,刘万里一追上前还忙着解释道:“阿星,你误会了,大伯不是让你帮我作弊,只是想你帮我向考官们推荐和美言一下。”
就知道刘万里不会甘心放弃,刘辰星冷笑道:“让我推荐和美言!?这不是让我帮你科场舞弊是什么!?”
“一年前,户部尚书之子科场舞弊,震惊朝野。魏王抨击当下科举‘行卷’之风,就是为了杜绝一些举子无真才实学,妄图得到名人向考官的推荐,从而金榜题名!大伯也是举子,应该知道近一年科举风气清正,在长安更是人人自危,没有一个人敢替举子向考官推荐。大伯却还让我将你带去长安四处引荐美言,这不是让我顶风作案么?大伯可知科场舞弊乃重罪,一个不好是要掉脑袋的!”
“什么!要掉脑袋!?”围观乡亲们听得一惊,没想到科举舞弊是这么严重的罪。
又听刘辰星句句质问刘万里,也不约而同地向刘万里看了过去。
刘万里身为应试举子,又交友广泛,自是消息灵通,当然知道近一年科举风气比往年清正多了,许多举子送上门的礼都被所求的名人显贵还了回去,尤其是清河致仕的文人众多,他们为了不和举子们扯上关系,都躲避到了山寺清修去了。
此时,面对刘辰星义正言辞的质问,刘万里不由目光闪烁。
一见刘万里如此神情,还有什么不知道的?
刘辰星见众乡亲们都被自己的话引去看刘万里了,也没有人注意自己,当下就一改脸上的怒色,向着刘万里眨眼一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