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九章 策问举子

寒门凤华 西木子 1157 字 2024-05-20

还以为魏王这个监工要借此机会长篇大论一番,正好在他们一众举子和一旁的考官们面前立威一下,毕竟她可是记得女皇走之前说了“汝能代朕”四个字,没想到魏王竟然两个字就算了。

刘辰星意外了一下,就敛去其他无关紧要的杂念,准备应试。

不一时,四位青袍官员将试卷逐一分发到每一个举子的案前。

女皇御案前的木匣子里只有一道题目,现在分发的试卷,乃魏王当众打开木匣子后,命四位青袍官员现场各誊抄了七份。

新鲜出炉的试卷,还有淡淡的墨香未散,一闻味道便知此墨非凡品。

答卷的纸张,也非平常用惯的泛黄宣纸,卷纸雪白,做工精良。

看着这平时几乎难以见到的纸墨,刘辰星倦意顿时一扫,只觉心痒难耐,恨不得立刻挥毫泼墨一番。

抑制住兴奋,刘辰星开始看题。

和县试、州试、省试的策文考试不一样,今日的殿试只考策文一道,所以考试时间给的十分充足。

只见雪白的卷纸上写道:

“屠钓关柝之流,鸣鸡吠犬之伍,集于都邑,荩八万计。然则人无求备,物各异宜,十哲殊科,八能异术。咸资对策,则绛灌之器或沈;必俟公求,则许、郭之才难遇。选贤取士,应有良规。”

这是一道关于选拔人才的策问。

题目直观明了,例举出了“屠钓关柝之流,鸣鸡吠犬之伍,”的事例,说出了“人无求备,物各异宜,十哲殊科,八能异术”的客观事实,要求考生回答具体应该按怎样的方式选拔人才。

策题甫一看完,殿中尽是倒吸一口凉气的声音。

刘辰星的嘴角却是微微一翘,她对女皇的认识更深了一层。

应该说女皇不愧是女皇。

如今诗词歌赋在科举中的比重虽日益增大,但科举依旧是以“策”取士。

他们二十八名考生皆是在省试第三场的时务策考试中出圈,最终走到了殿试的考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