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二章 谏官职在谏君

寒门凤华 西木子 1102 字 2024-05-20

柳文苏垂首立于御前,想到小外甥女去年就户部尚书之子科举舞弊一案提出的解决之法,他心里一片平静。

良久,女皇终于看完奏章,抬头道:“柳拾遗,你可知你奏章所言,会犯了太多大臣的忌讳?于你仕途不利。”

柳文苏叉手礼道:“微臣职拾遗,职在谏矣,谏者,谏君也。时科举之制不全,误国妨贤,而君任之,微臣自当一诤。”

听到柳文苏一派尽责言,女皇淡淡一笑,也不妨将话挑开了道:“柳拾遗,你提议增开殿试,并将殿试制式化,此举可谓大力提高了科举的地位,但你要知道本朝现如今最重要的入仕途经还是门荫。”

柳文苏道:“前朝始开科举,就是为了选拔出真正的人才,并将选才任能的权利从门阀世族手中收归皇权。”

一言未完,起居郎蓦然抬首,震惊地看向柳文苏。

然,起居郎之职,记录朝中君臣议政的言论,不隐善,不隐恶,善恶必书。

他深吸口气,心无旁骛,继续快速而书。

柳文苏似一无所觉,只道:“如今科举金榜题名者,十之有九尽是衣冠子弟,他们中虽不乏有才之人,却亦有不少只是因家世显著,故才得以榜上有名,此与门荫又有何区别?”

顿了一顿,又道:“当然自去年魏王抨击科举不正之风后,今年的科举可以明显看到寒门士子增多。但如今质疑朝廷科举不公的言论却依旧越演越烈,科举乃天下百姓改变命运的唯一途径,百姓现在却只看见了科举的不公!长此以往,只会寒了天下寒门举子之心,亦寒了天下百姓之心。”

“微臣知道,要实施新政确实不易,但如今实乃一个极好的契机。”

“接连两年科举风波不断,前有户部尚书之子未答卷而金榜题名,今有金榜第一名乃靠魏王以势铺路,为了维护朝廷在天下百姓中的声望,顺应此时仍聚集在皇城外要求重考的举子之愿,重新考试才是最简单有效的解决之法。但上千余名举子重新考试显然非同小可,故只以今年金榜上的前进士为应试举子,增加殿试问策,由圣人亲自主考,既能以安民心,也能让天下举子和百姓知道,有圣人在,公平就在。”

“与此同时,圣人便可顺理成章的提出将殿试制式化,毕竟知贡举主考科举已经失去了公信力,也唯有圣人作为最后一道关卡,方才能安定民心之余,有力杜绝科举舞弊。当然,由圣人亲自选出的进士,在某种程度上还能算是天子门生,有此荣誉,他们以自会感念君恩,对圣人忠心耿耿,而不是感念提拔他们的众位大臣,这样也可以防止他们以后结党营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