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六章

都圆满 汝予华年 2228 字 11个月前

燕海霞问道:“你去干嘛的?去了这么久?”

“在万栋叔家里有点私事,现在谈好了!”林南生笑道。心里一阵苦闷,看来两年后,只有自己筹钱单干。但是如今燕万栋不答应,也无需焦急,他有足够的时间来说服燕万栋。

林允财龟缩在家里几天不敢出门,张爱银亦然如此。两人都怪三舅妈和三舅拉他俩走上了绝路。刚进去找茬,居然碰上了盗窃,还差点被误抓。今天宗承还贴了悬赏告示,对提供盗窃人的线索予以重谢。两人焉能不怕。生怕派出所顺着门卫室摄像头提供的线索顺藤摸瓜逮到他们。

不管他们盗窃是真是假,只要林南生把这案子“意向性”的坐实了,也就掐住了他们的命脉。这也是林南生现在敢回去跟他们谈条件的筹码。房子有一套必须写我的名字。如若不然的话,只有去看守所待一年。至于真假的过程已经无从重要,只要林允财和张爱银相信有人被盗窃,而他们又被怀疑,又没法洗涮自

己的嫌疑,那林南生的目的就达到了。

林允财骂道:“你弟弟这个烂屎,硬挑这个头,差点让我出不来了,现在宗承还出了告示,要通缉要犯,以后你弟弟来借钱,一个子也甭想,另外我们借给他的钱,马上统统向他要回来。老子还要跟他算利息!”

农村人就是势利,一旦吃瘪,即便是同伙关系,都要迁怒同伙,所以很多人只能共享福不能共患难。

“要把他们夫妻两人喊来好好的拷问,自己进宗承被人打了。还要害得我们去遭殃。妈的,我要找他算账!”张爱银怒吼道。

林达华缩在墙角里捧着瓷碗,吧嗒吧嗒的喝着稀粥。颤颤巍巍的抚住瓷碗,擦去嘴边的粥汤,感到很惬意。毕竟他平时没有善待过任何人,现在还能捧到一碗粥喝,他还是很知足的。

林玉芳虽说对林达华有些感情,但是要论带到南京去抚养,这是万万不肯的,要谈到抚养老人,那感情立马就等于零。农村人的感情就是这么冷漠。林锁明的经济条件要比林玉芳差点,自然是更加不愿意抚养

林达华。一个60多岁的老人哪有精力去顾及一个90多岁的老人?他们顾及的都是自己!

人在不损害自己的利益前提下,兴许会做一点善事,但是要损失到自身利益,一切都是白搭。

张爱银嫌林达华在她眼前晃悠,戳她眼睛,就一把夺过林达华的瓷碗,摔在地上,骂道:“老东西,一天只知道吃喝睡,我们家都要垮掉了,你还在那边吃,明天到茅坑捞点屎给你吃吃,我倒要看看这个冬天能不能把你冻死饿死。”

林达华一脸怒气,缩在角落里不敢吭声。人在年轻的时候可以专横。但是到了年纪大了,走不动路了,体力不足了,已经打不过儿媳妇的时候,就只能任其宰割了。一般农村人家里发生纠纷,都是靠吵架和打架解决的,要是吵架不过瘾,只能打架了,身壮体不亏,胜者为王。林达华年轻的时候作为在上海喝过墨水回来的人,真是很吊的,虽然不是高大威猛能打,但是村里人都把他当做文化人供起来,远比高大威猛吃香,现在已经不吊了,龙搁浅滩变成王八了。

张爱银骂完林达华,再骂自己的弟弟和弟媳。林允

财喝道:“你在这里骂有个屁用,把他们喊到身边来煽他耳光!”

张爱银这才回头神来。三舅和三舅妈都不在身边,骂得再凶,顶个屁用。说不定他们正在家里吃鸡腿喝高粱酒享福,拿着张爱银借给他们的钱在自己家里逍遥快活。农村人贪小便宜都有显著的特点,就是向别人借了钱,先去爽了再说。哪怕去嫖哪怕去赌,正事反而放一边,爽够了才会去办正事。

三舅妈接到张爱银的电话,就匆匆带着三舅赶过来。站在林允财的跟前,大气不敢吭一声,三舅更是惧怕林允财这个姐夫,躲躲闪闪的不敢吭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