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 无辜的劫难

幽川 文刀上的灰 1340 字 11个月前

()阿芙娜说的没错,若不是历代多仑人不断垒建的高大城墙阻挡,多仑城早就被兽人军团虐戮一空了,但就算如此,经过无数兽人长达数月的围困,多仑城也已经濒临崩溃的边缘,处在几近绝望的垂死挣扎中。

城里能吃的东西早就被吃光了,甚至城里已经看不到一棵树木,据说这些东西早已经被无所不能的厨师研磨成略显涩苦的稀木桨被大家抢食一空。

失去了作用的战马自是一匹都不见了,连它们仅存的骨头都无不被煮过了好几遍,在一只只铁青的烂锅里露出悚人的寡白色,只有偶尔冒出的一星油花在徒劳地证明这些骨头的主人曾经也拥有着蓬勃的生命。

至于臭鼠、火蚁、毒飞蛾、八脚血蚤这些曾经被帝国民众深恶痛绝的四大害做梦也想不到自己会在多仑城如此受欢迎,以至于它们还没来得及享受这份难得的荣耀就被吃得集体灭绝了。

死亡不可怕,可怕的是饥饿带来的那种绝望的恐惧。

但就算再饿,也似乎难以摧毁多仑人的斗志,因为他们还紧紧握着一件兽人军团永远无法企及的利器,那就是希望。

多仑人相信波仑帝国不会抛弃他们,伟大的克苏拉陛下不会抛弃他们。

多仑城只所以能坚持这么久,城墙结实并高不可攀是主要原因之一,但另一个更关键的原因还在于它选址的巧妙,从中也彰显着帝国先贤们无与伦比的智慧和远见。

多仑河是几乎横跨整个帝国版图的干流之一,它发源于帝国西北的沃拉斯戈山,流经广袤的西北荒漠后朝东南折转,在距离帝都两百多斯卡(近似一公里)外与希莱河这条支流交汇后几乎以直线朝东而去,把广袤而肥沃的黎塞吉亚平原一分为二,然后再经过一千多斯卡的漫长跋涉,这条广阔浩荡的河流终于被阿拉尔山所阻挡,不得不掉头南下,并继续延绵近千斯卡后才终于入海。

而多仑城就处于这个关键的转折处。

但它却不是建造在多仑河大拐弯的弯央处,而是建在靠着阿拉尔山的北岸,整个大拐弯以一个横置的‘几’字形从它面前流过。

这样的选址一开始是有许多非议的,持反对意见的人都认为应该建在拐弯所形成的弯央圆弧上。

毕竟这样与帝都之间就全是陆地连接,无需渡过多仑河,一旦发生战事帝都的援助就更便捷。

更重要的是,选这里就无需在城的四周都搭建城墙,而只需要在城的西边造一堵城墙就可以。

因为多仑河在大拐弯处因为河道收遽然收窄,水流湍急无比,乱石峥嵘如犬牙交错,任何想从水路形成对多仑城有威胁的进攻都无疑是自寻死路。

但赞成者只用一个原因就战胜了这种论调。

那便是如果遇到洪水怎么办?难道你们想将来的多仑城人一遇到暴雨天就睡不着觉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