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月上旬,吴军南下渡江,抵达金陵府后的第二天,李唐皇室后裔李星云出现在百姓的眼前。
吴王当即下令通报还剩下一半国土的吴国各地,大肆宣扬李星云的身份与正统性,为李星云造势。
随后,吴王杨溥自称为唐臣,恪守臣子本分,数次劝进李星云登基称帝,以光复李唐江山。
李星云感其忠贞仁厚,勉为其难地登基称帝,都金陵,改金陵府为江宁府,登基大典当日便在金陵举行。
鼓乐之声过后,李星云随着唐国(原吴国)的勋贵、大将群臣参礼。
殿内早已布置妥当,一切都市按照帝王的礼数安排。
宫殿的地上都铺着朱红色的地毯,一直延伸到门外。群臣及教坊司乐工站满了宫殿,虽然吴国刚刚大败,丢失国土,但新皇登基,排场却是要有的。
这时,乐工们一齐奏乐,钟鼓齐鸣,顿时一片恢弘的气势。
不一会儿,带着沉重心情的李星云,在恢宏奏乐下,缓缓走到了红地毯上,群臣在一旁纷纷躬身侍立。
只见李星云身着繁琐至极的衮服,慢慢走上了殿前龙椅的位置。
他走起路来,似乎十分生硬死板,冠冕上的十二旒,似乎都不再摇晃。
李星云一步步生硬地走上龙椅,转过身来,便端正地坐了上去。
这时,吴王杨溥与大伙儿一起纷纷跪倒,行三叩九拜大礼,口中径直高呼万岁。
最后,大臣们行至三叩九拜的最后一拜时,跪地齐声高呼道:“天佑吾皇,吾皇万寿无疆!”
坐在龙椅上的李星云随意挥了挥手。他似乎还不太习惯,说话的声音很慢很呆板:“众卿平身。”
群臣自然不会指出李星云言语行动呆滞的问题,纷纷跪服道:“谢陛下恩!”
就在这时,一个掌管礼仪的官员,已经在登基诏书上盖好了大印,躬身呈了上来。
李星云没有过目,官员便站在那里宣读。
李星云新君登基,并不修改年号,仍旧承袭昭宗天佑年。
......
李星云登基的消息很快传到了长江北边,正愁着无法渡江的晋军耳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