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三章 岐国之行

()李存勖与女帝聊了一会儿,便告辞了。

走出岐王府时,夜色已晚,但凤翔城中百姓却没有熄灭灯火,反而是灯火通明。

凤翔的夜市,开始了。

不过李存勖却无心流连热闹的夜市,而是径直回自己的铁匠铺的后院,也没心思接见手下,直接进小屋睡了。

从凤翔回渝州,又从渝州到凤翔,李存勖辗转了大约有两千里路。

这一路上风餐露宿,有时还找不到吃住的地方,吃不好,睡不好,实在是太过劳累。

李存勖这一睡,便睡到了第二日下午。

一觉醒来,顿时感觉神清气爽。

他坐了起来,梳洗了一番,又换了身衣服,吃了点东西。

之后,他接到了女帝差人送来的口信,他们要出发了。

李存勖实在没想到,自己刚刚奔波回来,还未休息够,便又要出远门了。

女帝此行仅有两人,那便是女帝自己与李存勖。

他们的计划是,白天赶路晚上投宿或扎营。可这才第二天,他们就在途中停了下来,因为女帝的准备不足,干粮饮水没了。

他们来到了一个村庄,准备补充干粮与水。

他们还没有走出岐国的国境。这是岐国境内一个很破落的一个村子,村里的房屋大多破败不堪,有些房屋的墙壁甚至已经残破坍塌。

两人牵着马走进村子,沿途所见,大多都是老弱病残,衣衫褴褛,面有菜色。这里与繁华的凤翔,完全不一样。

这时,一个骨瘦如柴的小孩子上来乞讨。

乞讨的不是钱,而是食物。毕竟在偏远地区,有钱也买不到食物。

李存勖与女帝都很尴尬,因为他们就是来补充干粮的,此时手中的余粮已经不多。

李存勖虽然自认不是什么好人,但还是把仅剩的干粮给了小孩。当然,女帝也给了他。

小孩子虽然是岐国居民,但似乎并不认识岐王。在女帝将仅有的干粮递给小孩子后,说了一声“谢谢哥哥”便返身离开。

不但小孩子不认识岐王,这个村子里的大人老人都不认识岐王。

李存勖侧身望向女帝,见她脸上的神色愈发尴尬,她久居凤翔,恐怕很少见过如此场景。

耕地贫瘠、常年兵灾、盗匪横行这些都是造成这种现象的根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