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时,宁砚泠房中众人散去,归于平静。
绿袖虽然口里抱怨,可是心里还是挺乐意见到嫔御们众星拱月似地前来瑶华宫向她姐姐道贺。只可惜贤嫔托病不来!看不到她脸上的神情,不然必定万分精彩!
一想到贤嫔,绿袖一口银牙咬得咯咯作响,显然是恨极了!遥想当日在秀女所,她梁卓玮借机弄权,还传来了慎刑司,几乎将她和宁砚泠打死!若非李公公及时解救,她们主仆二人焉有今日!
彼时宁砚泠不过是一个小小的公主赞善,而梁卓玮却是内阁次辅之女,秀女中的大热门,甚至是未来皇后的人选!
哼!绿袖鼻子里一声冷哼。梁卓玮心比天高,全然不把她们主仆二人放在眼里。
可惜呀!风水轮流转,莫欺少年穷,终须有日龙穿凤!
最后还不是皇后的父亲景阁老升了内阁首辅。现在连宁大人都入了阁!他梁弼却还是内阁次辅,听说年纪又大,怕熬不过三两年的就要致仕,到时候看你贤嫔还能倚靠谁!
绿袖想到这里,面上竟露出了一丝冷笑。她托了那碟重新热好的海棠糕,推门进了宁砚泠的房间。
只见宁砚泠托着腮,坐在桌前,心事重重的样子。
“姐姐这是怎么了?”绿袖随口问道,说着便把那海棠糕放在桌上,“趁热热的,姐姐快吃点儿罢。早上起来到现在都没吃过东西,林供奉说了,不能冷了也不能热了,不能饿着也不能撑着,这脾胃要慢慢地将养着。”
宁砚泠胡乱应了了一声,随手拿起一块海棠糕,掰成一小块一小块地搁在嘴里。她咽下一口海棠糕,像想起了什么似的,问绿袖道:“前几日叫你去送的信,你送了么?”
“姐姐嘱托的事情,我哪里就忘记了!”绿袖笑道,从怀里掏出两封信,笑道,“看,这不回信都来了。”
宁砚泠奇道:“怎么有两封?”
绿袖将信递给宁砚泠道:“我也不知道,姐姐看看罢。”
宁砚泠手指灵巧地拆开了信,里面都是一模一样的字迹都是长门的捉笔吏们抄录的。
原是后宫不得与外面互通消息,后宫嫔御与家人一别多年,其中地位卑下者更无权召见家人,也无人替她们召见。所以才有“一入宫门深似海,回头已是百年身”的说法。
宫人们思念父母亲人,多郁郁而终。极至文宗皇帝继位,他少而仁厚,特意设立了长门作为宫人与外界传递消息的驿所。后宫众人,按着地位品秩,从三日可通一信,到地位最低下的小少使,也可半年而与家里通一信。
只是这信先由长门令阅读检查,再统一由捉笔吏抄录,以防夹杂暗号。再盖上长门章,证明是宫里出来的。
待收的回信,也是一样处理,信的内容由长门令检查后,再由捉笔吏抄录,复盖上章。
是故,宁砚泠拿到的两封回信,从信封到信纸都是长门的样式,连里面的字迹都是一个模子里脱出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