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八章 玉殿金堂看花时

宫蔷燕歌 林深闻鹿鸣 1143 字 11个月前

()此刻,宁砚泠正站在长乐宫的书房里。楚皇在翻阅着奏折,头也不抬,问道:“小春子说,你有事要对朕说?”

“是的,陛下。”宁砚泠的回答很是简单,语气中透漏着无限的顺从。她听从了李公公的话,来找楚皇议事,今日的谈话,她定要拔得头筹。

可是,楚皇并没有放下手中的奏折,只让她在一旁等着。

在等待的这段时间内,宁砚泠早在心内盘算了半天,思忖着该如何开口。她的手心因为紧张而微微有些湿漉漉的,为着昨日李公公与她说的一番话,昨晚她几乎一夜未眠。

这会儿,她复又想起李公公后来同她说的话:“边关与京都,相距千里。无论我们做了什么,边民们永远都不会知道京里发生了什么事情,但是做人要对得起自己的良心!”

叶小将军出身名将世家,骁勇无双,却遭人打压,报国无门。呼颜族不过关外蛮夷,叛乱却四年未平,遗民忍死望恢复,南望王师又一年。

这一切,皆因祁家养寇自重!

宁砚泠不得不承认,当时听到李公公说出“养寇自重”这四个字的时候,浑身的血液都仿佛凝固了。

古语有云:“将者,王者之器也。有外忙内忧,则为神器,不可不用;天享太平,则如忌器,不可不除。”

像祁家这样的将军世家,正合将者王器的说法。昔年太祖开国,全然倚重良军强将。后来,祁家受封天下兵马大将军,叶家封定国公,都是世袭罔替。

可是自太宗、高宗,文武穆神,将近两百年来,四海升平,民不知兵。定国公荣养在京都,叶家军也大不如前。祁大将军驻守边关,祁家军却神勇如旧。

楚皇登基,陈俣复摄政。他本是科举出身,不通武事。上任之初,为彰显自己才能,一心只想充盈国库。他见海内平安,又害怕祁大将军佣兵自重,功高盖主。便想缩减军费,裁军节流,同时限制祁家军,可谓一举多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