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子俩就这样无声的哭了许久,久到仆人都看不下去过来催饭,这俩货才分开。
饭桌上,李天侯不停的给骆尘风夹着菜,嘴上还心疼的道:“军营里什么好吃的都没有,这一年你都瘦了。”
骆尘风嘴里扒着饭,眼角却瞄向李天侯,看到他鬓角突然冒出的几丝银发,差点又哭出来:“义父…你老了…”
李天侯笑了笑,又给骆尘风夹了许多菜:“岁月催人老,谁也躲不过。你走的这一年我也想过了,什么金银珠宝都是身外之物,生不带来死不带去多了也是累赘。”
接着,李天侯认真地看向骆尘风:“明年我打算辞官还乡,尘风愿不愿意和义父一起离开京师这个是非之地?”
骆尘风闻言大喜:“义父…你真的想通了?”
李天侯点头:“没有什么比和家人在一起更重要的了!”
骆尘风马上道:“义父去哪风尘就跟去哪!”
父子俩相视而笑。
饭后,骆尘风和李天侯进了内厅,丫鬟奉完茶出去,骆尘风见李天侯心情很好,于是大着胆子将这次回家的目的说了出来。
“义父,孩儿今日出城,遇到了郭子明大人,当时他正被几个黑衣人袭击,所幸被我救下。我将他安全送入城后,郭大人感激我的恩情,欲将女儿下嫁给我,我思量着婚姻之事应该由父母做主,所以特意回来想与义父商议此事。”
“你要娶郭子明的女儿?”李天侯神色有些震惊。
骆尘风道:“尘风自小孤苦无依,漂泊数年,才有幸遇到义父,让我不再孤单一人。如今我已长大,十分想有一个自己的家。当然,孩儿成亲后必定会带着妻子一同孝敬义父,侍奉您终老。”
李天侯思索了片刻,突然从椅子上站了起来:“不行,你不能成亲。起码这几年还不行!”
“为何?”骆尘风也激动的站了起来:“我已到成婚的年纪,义父为何不准我的婚事。还是说…义父只是不准我和郭子明之女的婚事,因为他曾经在朝堂上弹劾过您?”
李天侯摆手:“并不是如此。只是…只是义父觉得你年纪还小,大丈夫还是先立业再成家比较好!”
骆尘风却不以为然:“京师里像我这般大的男子大多都成亲了。有的孩子都能打酱油了。尘风并不是非郭小姐不娶,如果义父不喜欢,尘风也愿意退了这门婚事。只是尘风…真的很像早点成亲,尘风太想有一个家了!”
李天侯不满道:“难道义父的家就不是你的家了吗?这么多年,义父没有把你当做亲生儿子对待吗?”
骆尘风赶紧解释:“义父误会风尘了,尘风当然感激义父这些年将尘风视作亲儿,可是尘风也想有自己的妻子,自己的孩子,我想把我们这一个小家变成大家。上有高堂下有妻小,这是尘风从很小的时候就有的愿望,尘风太害怕寂寞孤单的感觉了,义父就成全了我吧。”
听了骆尘风的话,李天侯有些理解他了。毕竟他幼时的遭遇自己是亲眼见过的,他也知道骆尘风多害怕自己一个人的感觉。也可能是自己这一年来对他太疏忽冷漠了,所以他又感受到了以往没有亲人的恐惧,以致于郭子明才向他提亲,他就迫不及待想娶个新娘回家了。
李天侯最终还是妥协了:“好吧!尘风,如果你真的想和郭家小姐订亲,义父也不拦你。只是你要先答应义父一件事。”
骆尘风顿时大喜:“义父请说,尘风一定答应。”
李天侯思虑片刻,才道:“义父可以答应你先与郭家小姐订亲,只是婚娶之时必须要等到你二十五岁之后。”
“二十五岁之后?”骆尘风心想自己今年才十七岁,到二十五岁时还需要八年,而郭家小姐那时也二十出头属于大龄了。就算自己等得起,郭家又怎么可能让自己的女儿等那么久。
骆尘风不解:“义父为何非要我二十五岁之后再娶妻?”
李天侯犹豫许久,终是把心里话说了出来:“尘风,其实当年义父接你回府,不是感念于你的救命之恩,而是另有隐情。”
骆尘风大惊:“义父…你…你说什么?尘风怎么听不不明白。”
李天侯长长叹了口气,道:“也罢,义父再不想瞒你,索性就把实情和你说了吧!”
李天侯重新回到座位上,缓缓喝了口茶,才继续开口:“那年,我伤愈后回到了京师,因为剿匪不利,皇帝怪罪下来,我被罚在家闭门思过。
我感到自己最近诸事不利,便让仆人出去拉个街上算卦的来帮我看看命相。很快仆人就将一个老僧领进了我的府里。我看到老僧时他身穿一身破烂僧袍头上还戴着一个旧斗笠满身狼狈不堪的样子就像个乞丐,所以我对他能否算卦很是怀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