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8章 狗咬狗骨

港乐时代 新扎师兄 1220 字 11个月前

十时十分,现场限制措施解除。

在吴锡豪被押解进去中央警署后,记者即刻收拾东西,转身赶往下一个地点。

中央警署和中央裁判司署虽然同在一片建筑群内,但相互之间是区隔和独立的建筑物。

但是经常跑这里采访的记者,当然知道这两个机构之间有一道狭窄石级连接的通道。

卢东杰不急不缓地跟着记者后面,沿着这条楼梯的石级,走上了裁判司署的南侧门。

前年的葛柏被引渡回来香港在此审讯的时候,就在这条小楼梯被押解上来的。

中央裁判司署是一座红砖建筑物,楼高三层,屹立在约七米高的花岗岩基座上。

上层建筑则采用英国爱德华时期的风格,中央竖立了六条多立克支柱,呈现希腊古典味道,彰显法庭的庄严和权力。

中央裁判司署大楼落成至今,其外表未经重大改变,若是从亚毕诺道仰望,甚为雄伟。

相比上面的雄伟,下面则是森严。

基座地下是囚室所在,用以羁留等待受审的疑犯,当初设计时考虑到保安问题,故此建得异常坚固。

而且为了确保狱警押解犯人出入时安全,地库下面加建了多条独立通道和地下隧道。

这些特别通道分别通往域多利监狱、警署和法庭内的被告席,而毋须走出建筑物外面。

吴锡豪今天也会从中央警署,然后通过特殊通道,押解到中央裁判署第二法庭出庭作证。

考虑马案牵涉重大,广受社会关注,因此使用了比较空间更为宽大的第二法庭审理此案。

在前两个月的时候,因为法庭空间问题,中央裁判司署的第四法庭还闹出了个小笑话。

当时是在审理观塘信昌危楼事件,由于被告实在太多,多位辩方律师需要争夺席位。

余叔韶大律师就此向韦恩法官提出要求更换法庭,顿时引起法官和其他律师都哄堂大笑。

卢东杰跟随着记者身后,在第二法庭的南侧的拱门进去,随意打量了下环境。

法庭的天花呈拱形,侧墙以壁柱装饰,上方开了圆窗,围以精致灰塑,透露出尊贵气派。

这种独特的设计风格和教堂类似,让人置身其中,自不然会产生一种庄严和神圣的感觉。